古今诗词 > 诗文 > 方仁渊的诗 > 哀松诗(甲辰五月作)

哀松诗(甲辰五月作)

[清朝]:方仁渊

种松花园阡,森森望其长。

仰体祖父心,视同子孙养。

辛苦四十年,颇作江涛响。

虽非合抱材,已有虬龙象。

何来恶少年,出没如豺鼠。

白日不见形,宵深从斤斧。

前年数大衍,今又失其五。

两株削项皮,脰断不能补。

忽忽十年后,鲜不成荒圃。

哀予不肖子,橐笔远谋糈。

不能时瞻省,焉能日禦侮。

愿我同怀人,巡省要勤苦。

擒获豺鼠类,惩罚须用武。

难保百年坟,此言闻自古。

日落眠狐狸,灯前笑儿女。

所赖有儿孙,儿孙竟何取。

徘徊邱陇间,泪滴不能语。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甲辰五月作

方仁渊简介

清朝·方仁渊的简介

方仁渊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喜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方仁渊的诗(220篇) 方仁渊的名句

猜你喜欢

哀松诗(甲辰五月作)

清朝方仁渊

种松花园阡,森森望其长。

仰体祖父心,视同子孙养。

辛苦四十年,颇作江涛响。

虽非合抱材,已有虬龙象。

何来恶少年,出没如豺鼠。

白日不见形,宵深从斤斧。

前年数大衍,今又失其五。

两株削项皮,脰断不能补。

忽忽十年后,鲜不成荒圃。

哀予不肖子,橐笔远谋糈。

不能时瞻省,焉能日禦侮。

愿我同怀人,巡省要勤苦。

擒获豺鼠类,惩罚须用武。

难保百年坟,此言闻自古。

日落眠狐狸,灯前笑儿女。

所赖有儿孙,儿孙竟何取。

徘徊邱陇间,泪滴不能语。

寓兴(甲午五月厄途中作)

元朝徐孜

指繁食众苦在陈,兀坐无言眼相对。

谁家有粟其肯输,谁家有金其肯贷。

怪彼不耕食有馀,不蚕而衣纵其爱。

君子道穷厄此时,寂坐山中谁盼睐。

何如乱世一身轻,甘向山中采薇菜。

介然有守俗不移,所谓固穷在我辈。

佃家圭撮访秋收,儿女啼饥那忍奈。

呼童相与急取回,途忧军旅寻舟载。

渔翁少室索价高,十千载得四布袋。

欣然泊岸日衔山,忽尔风云生昼晦。

山庵尚远苦无人,仆愁索去心生悖。

嗟我自负任重难,扑摗山溪行复退。

也须弩力徐徐行,汗雨如流生感慨。

当年父母过爱怜,今日无能徒后悔。

夜深到家气力微,坐久方能言大槩。

不堪双足筋骨疼,皮破两肩痛连背。

儿曹悟此当自警,读书还可学耕耒。

辛苦不怨望太平,官清苏民乐昭代。

方今天子圣明君,雨顺风调归鼎鼐。

今年莫似去年乾,夜雨田畴又滂沛。

过吴江思归(甲辰)

明朝朱同

岁暮江春忆故园,片云犹隔路三千。

长歌作客岂今日,拔剑出门思去年。

古歙春归梅似雪,吴江风静水如天。

双亲欲望儿归日,无奈南来有障烟。

除夜有感(甲辰)·其一

明朝朱同

椒盘明早颂椒花,又是新年革岁华。

却忆去年当此夜,吴江霜落梦归家。

醉歌行赠唐佐衡(甲辰)

明朝朱同

君醉乌程酒,我挽乌号弓。

饮酒非仪狄,挽弓非逢蒙。

君不见陶令一醉北窗下,陶然直与羲皇同。

又不见鼎湖龙去不复返,独留遗迹千古存苍穹。

神物会有时,不用悲途穷。

饮酒须饮二千石,坐令四海还淳风。

挽弓向天九乌落,但见一轮正日当天红。

叹君犹未遇,蹭蹬吴越中。

击筑西湖上,眼前四海空。

丈夫但保千金躯,不患不遇真英雄,呜呼不患不遇真英雄。

除夜有感(甲辰)·其二

明朝朱同

大地久嗟风土异,昊天终见岁时同。

来朝拟上南山寿,安得封词付晓风。

度昱关宿老竹田家及抵家述怀(甲辰)

明朝朱同

险阻艰难备此程,百年生死一毛轻。

但知憾比徐方寸,深愧才非杜北征。

茅屋昼藏牛共卧,山溪夜渡虎同行。

归来已喜双亲健,莫遣秋霜上鬓茎。

梦游河津遇苏石水醒识其状(甲辰四月十七)

明朝曹于汴

梦里逢知友,怜予髭白生。

草茵相枕藉,村酿若生平。

惜去马鞍解,伤时襟泪横。

龙门冈阜上,乍醒使人惊。

祝太守寿辰喜雨诗(在府作)

清朝牛焘

芳春二月十九日,世传大士降生期。

曲阳太守同日诞,良辰庆祝晋霞卮。

是时春郊久不雨,贤守心恻小民咨。

公孙爱客聊掩阁,投辖陈遵罢宴喜。

岂知天心娱令节,芳郊布濩云瀰瀰。

康衢忭舞希沾渥,甘露一滴洒杨枝。

谁把传说为霖枢,拈花微笑佛心慈。

始知先忧还后乐,父老欢呼歌咏之。

咏歌拟祝岗陵颂,我赋桑田喜雨诗。

崇祀乡贤诗(为坦卿萧公墱作)

明朝李梓

子建赋才雄八斗,先生蕴奇倾二酉。

寓言蒙叟亦危机,问字子云为吃口。

孝廉抱膝傲眉山,屡蹶公车时不偶。

顿悟因缘若草霜,乘箕回首白云乡。

藏山业富书千卷,遗子象贤墨一庄。

长公皋座才超越,贤声独迈扬天阙。

仲君以次尽琳琅,州牧赞府盈床笏。

吾程元气久不舒,前辈仪型几代虚。

羡公丛桂风千载,藉有馀光被井庐。

质行乡闾推表正,芳名俎豆相辉映。

紫薇何必早蜚英,留与儒林歌且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