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况周颐的诗 > 高阳台·正月十六夕听歌,为雪艳赋

高阳台·正月十六夕听歌,为雪艳赋

[清朝]:况周颐

碧玉年芳,红牙曲丽,当垆妒煞文君。遗世仙姿,萼华姑射同论。

海棠文杏寰中秀,总输他、玉雪精神。倚新妆、如此韶年,如此初春。

况周颐简介

清朝·况周颐的简介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况周颐的诗(138篇) 况周颐的名句

猜你喜欢

高阳台·正月十六夕听歌,为雪艳赋

清朝况周颐

碧玉年芳,红牙曲丽,当垆妒煞文君。遗世仙姿,萼华姑射同论。

海棠文杏寰中秀,总输他、玉雪精神。倚新妆、如此韶年,如此初春。

高阳台·三月十六夜对月

清朝何振岱

谷雨才过,花风余几,中庭夜色如银。雁过天低,都无半点闲云。

墙匡谁洒南宫墨,看离离、林影横陈。甚心情、一样蟾圆,偏爱当春。

正月十六日夜二绝·正月十六夜

宋朝陈与义

正月十六夜,竹篱田父家。
明月照树影,满山如龙蛇。

西湖月·六月十六夕惠州王太守邀泛西湖之作·二首·其一

清朝屈大均

炎天向夕偏凉,爱皓月仍圆,流光如笑。画船轻漾,蛮童缓流,十番儿小。

使君频有赋,尽曲水、风流吟共啸。更布簟、犀带桥边,弄遍紫荷红蓼。

逊子以今岁正月十六日之毗陵而以十二月十五

宋朝曾几

不见吾儿久,今朝慰眼前。
分襟灯火夜,回棹雪霜天。
中鹄令人喜,将雏得我怜。
一杯欢笑后,急急理尘编。

正月十六

清朝廖厚初

胜事古相传,九华异彩,多费了半日闲情,任鸡催昼漏,马逐流星,天气斯真称不夜;

佳辰今再遇,数里香尘,总趁着一场清兴,睹鬓影撩云,笛声裂缺,风光那肯让春宵?

正月十六日

宋朝苏辙

上元已过欲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
陌上红尘霏似雾,云间明月冷如冰。
谁言世上驱驰客,老作庵中寂定僧。
漏水半消灯火冷,长空无滓色澄澄。

正月十六日雪

宋朝赵蕃

竹屋偏宜雪,江亭更受风。
一杯时自酌,五字不须工。
柳色全然未,梅花半堕空。
东江虽可住,吾志在江东。

正月十六日游湖上

元朝钱惟善

东风杖屦偶相从,试傍新堤觅旧踪。花竹园池通一径,金银楼阁倚千峰。

林烟日午青先暝,湖水天寒绿未浓。卖酒垆头人似玉,抱琴时复醉临邛。

正月十六日双寿歌

明朝区大相

青鸟海上来,衔书置君堂。

书中何所道,仙字八九行。

灿灿赤玉文,叠叠紫泥香。

上言圣世得贤良,下言翁姥偕寿康。

翁姥授书起,两两长跪迎天祉。

顾为青鸟言,惟我二人,佩仁行义。

若纤尘在泰山,涓潦在海水。

何能一旦感动天,皇天锡佑无穷纪。

绥山桃实成并蒂,东海扶枝作连理。

又有玉皇香案吏,绣衣白简称吾子。

韶华二八早春朝,火树千层接绛霄。

翁姥降生同此日,绣衣衔命新下朝。

天书乍听皇华咏,南国先传骢马谣。

骢马承恩向南极,登车正上扶桑日。

命服何须玳瑁簪,甘滫讵假琅玕实。

此中洞天福庭,有碧草朱华金砂玉屑,服之寿与天地毕。

观风若上瑶台望,取致高堂胜怀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