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方守敦的诗 > 光炯自浮山来游龙眠,累日大雨,为赋诗遣闷

光炯自浮山来游龙眠,累日大雨,为赋诗遣闷

[清朝]:方守敦

我往齐山君浮渡,相望百里洞岩多。

大江东去动归兴,旧约龙眠促啸歌。

风雨忽来吁可怪,天河欲挽鬓皆皤。

吾侪离世能高蹈,早晚青冥与荡磨。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方守敦简介

清朝·方守敦的简介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号槃君,安徽桐城人。出身世家,壮年随先辈吴挚甫致力维新,创办桐城中学。中年以后,专力书法与诗学,热心乡邦文献,奖掖后进。晚年痛愤日寇侵略,支持子弟参加抗...〔方守敦的诗(124篇) 方守敦的名句

猜你喜欢

光炯自浮山来游龙眠,累日大雨,为赋诗遣闷

清朝方守敦

我往齐山君浮渡,相望百里洞岩多。

大江东去动归兴,旧约龙眠促啸歌。

风雨忽来吁可怪,天河欲挽鬓皆皤。

吾侪离世能高蹈,早晚青冥与荡磨。

七月十一日大雨次日又大雨

宋朝孙应时

秋来大火太焚如,恼得天公痛扫除。
两夕檐声撼江海,一翻凉意洗郊墟。
眼明还我诗书乐,骨醒从渠枕簟疏。
明日快晴应更好,莫妨千里荐嘉蔬。

是日大雨水涨

元朝方回

三桥北畔清湖水,双塔西边晓日楼。
展转愈知吾事拙,因循复作半年留。
海风石首随潮上,梅雨航船入市浮。
时节不殊荣悴异,腐儒杯酒暂忘忧。

秋前三日大雨

宋朝范成大

暑残堪喜亦堪憎,恰似沙场喋血兵。
纵有背城余烬在,能禁几度泻檐声。

冬至前二日大雨

清朝郑用锡

南檐曝背一冬晴,忽听芭蕉叶有声。记否雪花如掌大,围炉旧梦在春明。

七月二日大雨歌

宋朝文天祥

燕山五六月,气候苦不常。
积阴绵五旬,畏景淡无光。
天漏比西极,地湿等南方。
今何苦常雨,昔何苦常暘。
七月二日夜,天工为谁忙。
浮云黑如墨,飘风怒如狂。
滂沱至夜半,天地为低昂。
势如蛟龙出,平陆俄怀襄。
初疑倒巫峡,又似翻萧湘。
千门各已闭,仰视天茫茫。
但闻屋侧声,人力无支当。
嗟哉此圜土,占胜非高冈。
赭衣无容足,南房并北房。
北房水二尺,聚立唯东箱。
桎梏犹自可,凛然覆穹墙。
嘈嘈复杂杂,丞汗流成浆。
张目以待旦,沈沈漏何长。
南冠者为谁,独居沮洳场。
此夕水弥满,浮动八尺床。
壁老如欲压,守者殊皇皇。
我方鼾鼻睡,逍遥游帝乡。
百年一大梦,所历皆黄粱。
死生已勘破,身世如遗忘。
雄鸡叫东白,渐闻语场扬。
论言苦飘扬,形势犹仓黄。
起来立泥涂,一笑褰衣裳。
遗书宛在架,吾道终未亡。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朝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将往襄阳一日大雨

宋朝项安世

谁报江神我欲西,怕传新句落檀溪。
江头一雨泥三尺,车没双论马没蹄。

七月一日大雨书署壁

清朝叶方蔼

七月一日南风急,倒卷海水水飞立。

天吴纷趋海若走,怒涛恶浪訇相射。

野夫梦里枕席惊,忽疑万马中原奔。

又似刀摩与剑突,鎗鎗铜铁烟尘昏。

披衣视天天容墨,扶桑金鸡叫不得。

但见玉女投壶失笑屡开眼,东方阿香掉车扇。

霹雳须臾床榻成深渊,龙宫鬼国在眼前。

拔剑裂眦忽大叫,失势恐落馋蛟涎。

谁为纵此雨工恶,我欲乘云诉寥廓。

虎豹森森争攫人,九关不肯轻开钥。

上帝尊严绛阙㞐,白玉为阁黄金除。

瑶池传觞百灵醉,那知下土民为鱼。

罡风吹我堕尘陌,犹闻哀声满薮泽。

裂裳拥被塞耳卧,冻蚕缩茧鸟塌翼。

君不见长安衮衮多公卿,冲泥跃马气横参。

朝来泚笔缘何事,惟颂商家傅说霖。

六月十五日大雨雹行

元朝柳贯

日月相斗鹑火中,晡时欲息云埋空。雨脚初来杂鸣雹,雷驱电挟声沨沨。

排檐倒槛挥霍入,犀兵快马难为雄。中休颇意绝崩迸,转横更觉加铦锋。

乱抛荆玉抵飞鹊,恣掷桃核随飘风。坐移向壁防碎首,急卷巾席何匆匆。

上天号令岂轻出,摧残长养皆元功。阴凝阳烁鬼神著,气有至反诚则同。

想兹试手鼓万物,特欲振槁昭群蒙。斋心变貌谨天戒,呜呼生意无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