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孔尚任的诗 > 北固山看大江

北固山看大江

[清朝]:孔尚任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孤零零的镇江城被四围的青山环绕,站在北固山的山顶放眼眺望,大地沐浴在秋天夕阳的余晖中。
滚滚长江向东奔流,一直流向大海,青天白云却似乎向西飞驰。

注释

①北固山:在江苏镇江市北,北临长江。大江:即长江。
②孤城:孤立的城池。铁瓮(wèng):镇江城的别名,指城内外用甓(pì)砌城墙。
③绝顶:峰顶。落晖:夕阳。
④趋:奔赴。
⑤“青天”句:江水东流,水面反映的天空好象向西飞去。此句写视觉的错觉。

写作背景

《北固山看大江》是清代诗人孔尚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北固山”,有静穆之感,用笔非常精确老到;后两句写大江,呈飞动之势,是诗中警策之处。全诗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构思可谓别致,写出了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之奇景壮观。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
北固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自古以来已有不知多少人写过北固山登眺之诗词,多抒怀古念今、俯仰入天的感慨,这首诗即作者秋日登北固山有感而作。

整体赏析
这首诗首句起势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用笔非常精确老到。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孤城”与“四山”的对比映衬,惟其在四山怀抱之中,孤城之孤乃见出其气势不凡。“铁瓮”在诗中不是直接续以“城”字,而是放在“城”字后,这样,“铁瓮”就给人一种具体的形象感而不仅仅起点出地名的作用。另外,铁瓮城旧址即在北固山原前峰下,所以“铁瓮”在诗中并非一般的泛指。第二句写登高眺望。“绝项高秋”云云,令人想起同时代的诗人王士祺的《登金山寺》:“绝顶高秋盘鹳鹤,大江白日踏鼋鼍。”同是写登高所见,但一繁一简,一沉雄,一洒脱,可谓各擅胜场。正是因为“山登绝顶我为峰”,所以本是形容清秋气爽的“高”字似乎也有了着落,仿佛秋意只有在高峻处才显得那么汰寥。而一个“坐”字,复见出诗人倜傥从容的神情。不是伫立指点,慷慨激昂;也不是徙倚嗟叹,惆怅低回,闲坐山巅,悠然沐浴于“馀霞散成绮”(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暮色之中,观赏着”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粼粼波光,真有一种“不用登临恨落晖”(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的旷放之致。前二句可以说铺垫已很出色。
三、四两句,是诗中警策之处。不妨说:没有这两句,全诗不大会被称为佳作。诗人眼中,长江之水滚滚东泻,奔趋大海,而不知不觉地他又竟以为青天也在运动,向着西方飞掠。物理学讲运动,有相对运动之说,如以流动的长江为参照物,诗人头顶的一方蓝天自然是在运动,在“向西飞”。读到这两句,人们不仅会对孔尚任敏锐的感受力深表赞赏。自然,“青天却似向西飞”只是诗人脑海中的幻象,但幻中有实,青天向西飞掠,可以见出长江之水东泻的急疾。相对运动是互为参照,任何一方的运动速度都反映了另一方的运动速度。所以,以写天来写江,旁敲侧击,奇兵突出,弥见精彩,诗中江天寥阔,也正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胸襟。
写北固山登眺之诗词非常多,这没什么不好,只是作品既多,情复相类,便易流于泛泛。孔尚任此诗避开这样的格局,在写登眺之景上用力,不失为一种明智而有效的选择。实际上,就在写江流天飞的虚实互见的景象时,诗人的情感也已注入了笔端。

孔尚任简介

清朝·孔尚任的简介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孔尚任的诗(12篇) 孔尚任的名句

猜你喜欢

北固山看大江

清朝孔尚任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北固山

清朝赵士麟

长江浩浩镇方舆,武帝巡游驻彩旟。半壁金汤资北固,六朝锁钥在南徐。

千秋桥畔风烟冷,万岁楼前草木疏。独有此山秦未凿,巍峨京岘自难如。

北固山

元朝玉峰

独上危楼眼倍明,无端风景动吟情。

小窗近对金山寺,曲路斜通铁瓮城。

山色四时当户绿,波光万顷接天清。

个中若许容吾宿,坐听江流半夜声。

北固山

元朝性嘉

十载抠衣登此楼,江山有待我重游。

景多人立海东面,天近鸟飞云上头。

雨过烟峦翠屏晓,月明冰堑镜奁秋。

世间无限丹青手,谁写蓬莱第一洲。

北固山

元朝善观

最爱招提景物饶,朅来乘兴陟山椒。

层云缥缈青冥外,狠石瓓斑岁月遥。

一带云连京口树,满帆风送海门潮。

天然图画真奇绝,分付良工子细描。

北固山

宋朝蔡肇

一径杉松驻晚烟,渐看台影入云间。
江拖缟带萦危堞,地注青螺出远山。
当日英雄无复见,此时箫鼓有谁閒。
我来应被藤萝笑,尘满衣冠盍厚颜。

北固山

宋朝翟汝文

山形郁长虬,掉尾趋平川。

回峰耸赑屃,广殿凌云巅。

登临望八极,天盖垂空元。

鸿濛一气乱,鬼物半涂颠。

天风河汉响,户牖斗柄悬。

黄图昔散漫,赤伏竟沮迁。

凄凉霸气歇,徙倚平台骞。

山川宛如昔,独为骚人妍。

江声战九地,幽愤为谁湔。

晴雷殷列缺,电火搜蜿蜒。

矞皇故代物,猛炽随飞烟。

僧繇六花佛,生面行差肩。

铢衣类帝网,肉髻浮青莲。

巍峨开元帝,玉座犹高悬。

奋迅陆子画,青■戏芝田。

萧梁遗巨镬,仿佛像奸镌。

赞皇艺两柏,郁屈蛟龙缠。

空焚荡灰劫,涕视悲人天。

铿铿斧斤初,千柱欻修椽。

苍头封草树,佳气封云泉。

孤标危塔涌,迥佛层阴坚。

溟翻塔影倒,天转磨蚁旋。

咨嗟一弹指,悲悟三生缘。

有生甚脆弱,膏火消烦煎。

喟彼昔夸夺,修罗搆戈鋋。

吾将声洪钟,须弥叫金仙。

北固山

宋朝张灵受

铁瓮城头数塞鸿,淮山依约翠烟中。
伤心狠石千年在,极日迷楼百尺空。
浮玉春酣江带绿,扶桑日涨海门红。
南朝流下无穷浪,长与渔人櫂短蓬。

北固山

明朝陈之遴

危磴侵云策杖遥,琳宫积翠拥岧峣。

烟开铁瓮生残照,风起金山急暮潮。

饮马几回虚割据,卧龙从古混渔樵。

六朝佳丽依稀在,花月春江响玉箫。

北固山

明朝张次仲

登临来北固,俯视大江浔。

铁瓮人烟起,焦山水气深。

浮沈天设险,来往客何心。

一堑分南北,茫茫自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