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毛泽东的诗 > 菩萨蛮·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

[近现代]: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áo)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

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

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

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

如今看上去却更加鲜艳。

注释

全篇守谱押用四部韵,句句皆叶两句一换,两庆两平相问。具体地说,“紫”、“舞”相叶;“阳”、“苍”相叶;“急”、“壁”相叶;“山”、“看”相叶。其中“紫”、“舞”本不同部,盖用方音取叶。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苍:青黑色。

鏖战:苦战。

急:激烈。

弹洞:枪眼。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今朝:如今。

看:此处读平声。

写作背景

《菩萨蛮·大柏地》创作于1933年夏。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30公里。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战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泽东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作品赏析

词的上阕,诗人主要写大柏地雨过天晴、鲜丽如画的景色,寓情于景物之中。美妙的想象,引人无限的遐想。下阙联想回忆当年大柏地的激烈战斗,由过去写到现实,由叙述转到抒情。全词语句跌宕优美,气势高远,意境深邃。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川风景才描绘,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胸襟。读者即在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气氛中受到熏陶,又在革命史诗中受到革命人生观教育。

段落赏析

此词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仿佛诗人将自己溶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就是诗人自己,他就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然后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黄昏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绮丽的暮色。这三、四句中,虽然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其中一个“复”字就显得比“却”字有重量,更肯定,“却”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风物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最后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感回荡于心头。

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整个是写今日风景(即1933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因为在一般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黄昏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美丽。因为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诗人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

主题赏析

这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回忆是美好的,只要成为过去就会变成亲切的回忆,尤其是诗人要在这里凭吊昔日得胜战场,而身边的夏日黄昏的美景宁静而清翠。仿佛感恩的大自然此刻也懂得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诗人毛泽东在这里没有像写《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或那两首《渔家傲》反第一、二次大“围剿”那样以“天兵怒气冲霄汉”的壮怀激烈之情,直抒胸臆,即景写诗斥敌;而是轻松地慢慢地驻足细看,留恋光景,回首当年。

古往今来,吟咏战地的诗文,不胜枚举。如唐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曹操的《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发出“独怅然而涕下”;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亦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等,无非是描绘战地凄惨景象,或抒发个人感慨,或表达惆怅心情。

诗人打破以往陈旧的模式和内容,以乐观豪迈的激情,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战地风景,歌颂革命根据地军民携手并肩,同仇敌忾战胜敌人的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简介

近现代·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毛泽东的诗(79篇) 毛泽东的名句

猜你喜欢

菩萨蛮·大柏地

近现代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áo)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

清朝商景徽

篆烟吹过花深处。■■叶底垂甘露。何处见如来。

青莲笔下开。

菩萨蛮

明朝王世贞

断风依约愁砧乱。乱砧愁约依风断。无语对灯孤。孤灯对语无。

菩萨蛮

明朝焦竑

梅花坐对天如水,月明千里人千里。莫上最高楼,长江生别愁。

菩萨蛮

明朝张光纬

乱村烟柳东风急。浪花浮动扁舟叶。双桨趁波平,家山隔岸迎。

菩萨蛮·鞦韆

元朝拜住

红绳画板柔荑指。东风燕子双双起。

誇俊与争高。更将裙系牢。

牙床和困睡。一任金钗坠。

推枕起来迟。纱窗月上时。

菩萨蛮·瘦

清朝赵我佩

病馀何事眉峰削。珊珊锁骨衣棱弱。春已十分消。

人非前日娇。

菩萨蛮·梅

宋朝赵长卿

梅花枝上东风软。朝来吹散真香远。雅淡有余清。客心和泪倾。美人临别夜。月晃灯初灺。玉枕小屏山。眉尖曾细看。

菩萨蛮·灯下

五代袁思古

光摇四壁沉虚影。鸳鸯瓦上霜华冷。可奈白头翁。一灯花自红。

菩萨蛮·晚眺

清朝周翼椿

绣馀闲步青苔院。暖风微拂珠帘捲。斜日下回廊。

梨花淡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