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纳兰容若的诗 >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清朝]:纳兰容若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谁能够把你挽留?可叹人生在几番伤感离别之后就匆匆老去,最令人思念的,是一起在西窗下秉烛夜谈,听你讲家乡的事情。没想到这次相聚却如此短暂,长江滚滚,落叶纷纷,大雁哀鸣着向远方飞去。黄叶飘落,秋天的景象如此凄凉。

听你说要离去,我平添了许多愁绪一但你想回乡还是回去吧,总好过勉强寄居在京城凄凉的寺院里。你两鬓斑白来京城求取功名却不能及第,儿女在家乡思念着你,我一直为你的落魄伤心不已。看来无论古今,才华与命运总是彼此相背离,这对不公命运的满腔怨恨,又能够对谁说呢?

注释

①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亦作曲牌名。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②姜西溟(míng):即姜宸英(1628一1699年),字西溟,又字湛园,浙江慈溪人,善辞章,尤工书画,与纳兰有交游。

③迟暮:年老。

④“衮衮(gǔn)”句:此句化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衮衮,即“滚滚”。

⑤栖迟梵(fàn)字:栖迟,滞留,游息;梵宇,寺庙。

⑥“两鬓”句:两鬓飘萧,头发斑白;未遇,没有被人赏识。姜西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中进士,年已七十。

⑦“有解忆”句:此句化用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⑧裘敝(qíu bì):即敝裘,破烂的农服。典出《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写作背景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借道别叙说人间的聚散离合,表明惜别之情。下片就对方的遭遇,表达观感,写慰藉之意。借典形容,层层转进,真纯深挚的情意确是感人。

作品赏析

文学赏析

上片借道别叙说人间的聚散离合,表明惜别之情。开篇道明送别之意,已经说好就将归去,以为迎来送往,是一件令人感伤的事。人的一生竟然就那么短促,几番离合,便到了迟暮之年。一生中最让人津津乐道是,西窗下翦烛夜话,在一起追忆巴山夜雨时的情景。而这种相聚,却只是暂时的。滚滚长江,萧萧落木。转眼间,大雁哀鸣,遥天飞去,又是一个送别的季节。黄叶下,秋天已是这么深沉、这么厚重。

下片就对方的遭遇,表达观感,写慰藉之意。对秋景的描写,并用“白雁哀鸣去”隐射行人,更加深加浓了惜别恋友的深情。过片一句转入对西溟身世的怅惋和同情。故下片一面抒写痛惜西溟之“落魄”、“未遇”,一而又诚挚地劝慰他家中“有解忆”之儿女,可享天伦,这总比淹留冷烟寒月的寺庙要好,而且“信古来、才命真相负”,更以达观的人生态度相慰。结句则是再表惜别之意。此中借典形容,层层转进,真纯深挚的情意确是感人。

大体上看,上片、下片,泛写与专指,在材料分配上,显得很分明,但其组合也相当严谨。这就是一个“归”字的贯穿。这一个“归”字,在换头位置,承上启下。既是上片所说离合的一个因素,又是下片所说愁绪的中介。由于“归”,故有聚散;由于“归”,故有烦恼。其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也就集中体现在与相言别的人物身上。所谓以文为词,当中意脉仍十分清晰。

名家点评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这词上片写相别时的情景,下片则着重对失意者表示同情。在词里,诗人巧妙地运用李商隐和杜甫的诗句,恰切妥帖,不着痕迹,兼具俊爽苍劲之美。”

纳兰容若简介

清朝·纳兰容若的简介

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纳兰容若的诗(262篇) 纳兰容若的名句

猜你喜欢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清朝纳兰容若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元珍弟酌别赋此赠之

宋朝楼钥

归来十暑又三霜,衰病那知谒旁傍。
採菊初期老陶令,种桃应是笑刘郎。
不辞白首登鳌禁,正欲青衫及雁行。
今夕团栾同醉后,未知何日驾归航。

好事近·癸丑冬与黄子湘同从军于邗上重逢话别赋此赠之

清朝杜文澜

帐拂晓星寒,倚剑共吟晴雪。

多少新亭残泪,又唾壶敲缺。

琵琶弦上小沧桑,青衫怨秋月。

霜外鸡声初起,任孤帆催别。

金缕曲·慰西溟

清朝纳兰容若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送姜西溟入都

清朝陈维崧

去矣休回顾。
尽疏狂、长安市上,飞扬跋扈。
谁道天涯知己少,半世人中吕布。
仗彩笔、凭陵今古。
伏枥悲歌平生恨,肯车中闭置加穷袴。
君莫信,文章误。
扬花细糁京江渡。
恰盈盈、租船吹笛,柁楼挝鼓。
屈指帝城秋更好,寄语冰轮玉兔。
为我照望诸君暮。
相约当年荆高辈,唤明驼倒载琵琶女。
葡萄酒,色如乳。

送姜西溟归慈溪

清朝王士祯

春风滋百卉,不荣孤柏根。

白日回阴崖,霜雪惨不温。

丈夫重知己,烈士轻感恩。

姜生起句馀,水击南溟鲲。

《商歌》一亩宫,名动万乘尊。

孤高取众忌,当路谁攀援。

季布揖曹丘,感激由片言。

何况贫贱士,风飙阻重阍。

枚朔善骫骳,庄徐擅高论。

连尻结股脚,词赋若云屯。

君独衔恤归,秋风刈丛萱。

虎鼠竟何常,挥手声暗吞。

次韵姜西溟秋日杂感

清朝陈大章

珥笔频年在石渠,一囊官粟百无馀。伯鸾本不因人热,中散从知与世疏。

尺蠖鸾伸存我法,蜗牛负戴亦吾庐。短檠取次新凉入,珍重穷愁且著书。

曾希曾见示近作赋此赠之

宋朝张埴

孔门言志二三子,当初独取点而已。
圣人非弃由与求,乐在春风咏沂水。
此意简短几千年,谁欤鼓瑟声其传。
彼其人斯掉冷语,虽在南丰犹不然。
乾坤清气宁有已,一日苍山生浪翠。
玉局仙人喜又悲,云妍月秀无停髓,瓣香在天老英灵。为公少吐气白旗,云来此山青供词。西山百年白樵户,邮筒剥剥溪扉午。其发何从六一乡,彼美人兮时十五。更二十五又外堂,小美不识西江路。何当刻日牢为期,青葱华裾短褐衣。颠倒底里入推激,蜜柱见跋更迟迟。吟魄隔泉庆破碎,本色终然是家世。明日采风闻九陛,身曳锦袍长到地,此时南丰大吐气。
吾将拟之三语曰,无事莫与俗与言。

邹处士赍茂陵书来谒赋此赠之

明朝王世贞

萧然落日半空除,矫首乾坤叹索居。有客相逢邹衍似,停鞭为出谢庄书。

梁园赋月才难老,稷下谈天辨有馀。自是圣朝多隐逸,使君秋兴满樵渔。

刘廷评镇中乞归养南还赋此赠之

明朝陈吾德

法署含香二月馀,飘然朝上乞归书。

西山日暮乌情急,南国天遥雁影疏。

不是刘殷能避召,如何潘岳在闲居。

故人燕市今馀几,愧尔风尘合佩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