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沈祖棻的诗 > 临江仙·碧槛瑶梯楼十二

临江仙·碧槛瑶梯楼十二

[近现代]:沈祖棻

碧槛瑶梯楼十二,骄骢嘶过铜铺。
天涯相望日相疏。
汉皋遗玉佩,南海失明珠。
  衔石精禽空有恨,惊波还满江湖。
飞琼颜色近何如?不辞宽带眼,重读寄来书。

作品赏析

上阕,汪先生曰:身世家国之恨打成一片。笺曰:此首写战局失利,汪精卫投敌。碧槛三句,喻沿海沿江名城沦陷,敌军长驱直入,流亡至後方之人民与故乡相距愈远也。骄骢,寇骑也。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广州失守,越四日,武汉亦陷,故曰“南海失明珠”,“汉皋遗玉佩”。同年十二月,汪精卫叛变,由重庆逃往河内,发表宣言。响应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近卫文磨调整中日关系三原则,引起国内外极大震动。汪少时从事民族民主革命,尝自比神话中欲衔木石以填沧海之精卫鸟,以示至死不渝之意。乃晚节不终,竟堕落为汉奸,故曰空有恨也。飞琼句,虑蒋介石难以承受此挫折,并望其不变抗战到底之初衷也。飞琼指蒋,颜色喻心情。寄来书指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日本进犯上海,全面抗战开始後,国民党政府所发表之自卫宣言。此件发表已年馀,故曰重读。不辞二句,谓己忧思之深,至腰围瘦损,革带移孔而不惜也。

沈祖棻简介

近现代·沈祖棻的简介

沈祖棻 沈祖棻(1909-1977),女,字子蕊,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浙江海盐人。教授,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格律体新诗先驱诗人之一。1909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家学优厚。1931年入南京中...〔沈祖棻的诗(64篇) 沈祖棻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临江仙·碧槛瑶梯楼十二

近现代沈祖棻

碧槛瑶梯楼十二,骄骢嘶过铜铺。
天涯相望日相疏。
汉皋遗玉佩,南海失明珠。
  衔石精禽空有恨,惊波还满江湖。
飞琼颜色近何如?不辞宽带眼,重读寄来书。

临江仙·其三·徐东建纳姬,自题临江仙词,即用其原调并韵嘲之

清朝毛奇龄

何处玉台堪倚镜,徐陵原有新题。今来同住巷东西。

门迎桃叶渡,人胜苎萝溪。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五代牛希济

峭壁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瑶姬宫殿是仙踪。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
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至今云雨带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

临江仙·十二峰前朝复暮

宋朝王之望

十二峰前朝复暮,忽愁望断行云。梦回江浦晓风清。远山思翠黛。蔓草记罗裙,锦字织成千万恨。翻成第入新声。幽期谁为反离魂。主人无浪语,狂客最钟情。

临江仙·以上十二首菩提偈

元朝山主

鸡叫五更天欲晓,金镜震地声幽。祥烟轻韵罩清楼。盈空瑞气,风静碧云收。因识夜明如意宝,人人个个圆周。区区休要外边求。回光返照,

照胆台诗余删存临江仙·照胆台东轩赏雨,调寄临江仙

宋朝王照

风雨满湖游未便,开轩静对荷塘。摇摇数点泣新妆。

盖倾珠乱撒,蒲柳不禁凉。

枝蔓绕池杂疏密,透来一角湖光。隔湖缥缈见青苍。

模糊城郭是,一抹绿烟长。

临江仙·其二·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答之

明朝周瑛

滇海云深逢老象,时于沙底埋牙。知君归兴入春赊。

凤山烟雨里,数尽旧时花。

临江仙·其一·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答之

明朝周瑛

记得高斋相对坐,孤灯疏雨寒宵。玉骢一去杳难招。

天涯芳草路,转入望中遥。

临江仙·题明林秋香画芙蓉,用沈石田题秋香画临江仙词韵

清朝叶恭绰

寥落秋江谁写照,鸥乡愁绪难名。

倾城一顾已三生。

伤离肠轴断,牵梦眼波横。

今日丹青留倩影,知君心迹双清。

零脂碎粉转关情。

空林迷故燕,幽谷少啼莺。

临江仙·旧历七夕招友人为李重光作去世一千年纪念,因追和其临江仙词韵

清朝叶恭绰

天上人间多少恨,秋千雨绝云飞。

汴京依样水流西。

白门疏柳,烟态又低垂。

弹指佳期经几劫,玉楼残梦都迷。

新愁浑似比红儿。

银河清浅,乌鹊欲何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