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鲁迅的诗 > 二十二年元旦

二十二年元旦

[近现代]:鲁迅

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春灭下民。
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云雾弥膜笼罩住高山峻岭,将军们躲进岩洞发号施令;国民党战机轰炸把村落移位平地,遭受杀戮的全是无辜百姓。
上海的租界依然歌舞升平,没有轰炸用不着胆战心惊;吃炮了牛排色翅红茶绿酒,打牌声里混过了又一新春。

注释

二十二年:指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鲁迅日记》1933年1月26日:“又戏为邬其山生书一笺(云封胜境护将军)……已而毁之,别录以寄静农。邬其山,即内山完造;静农,即台静农。
云封:云雾弥漫、笼罩的意思。高岫(xiù):山峰、山峦。暗指江西庐山。护:保护。将军:指国民党蒋介石。1932年5月,蒋介石在庐山设立“剿共”总部,亲任总司令,召开反共会议,动员五十万军队,进行第四次反革命“围剿”。
霆击:雷霆轰击。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星流霆击”。此处指蒋介石派飞机对革命根据地施行轰炸。寒村:贫穷的农村。下民:小民,老百姓。
租界: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租借”给他们统治管辖的地区。这里指上海的各国租界。

写作背景

《二十二年元旦》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3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写人民生活的苦难,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深切的爱;对不顾民族危亡那些统治者表示了强烈的愤慨,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大众深切的同情。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二省。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代表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上海停战协定。面对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和不抵抗,国民政府官员的争权夺势、腐败和对民众的压制,以及上海十里洋场、租界内人们的醉生梦死,鲁迅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
整体赏析
这首诗,开头一联是对偶,“护将军”和“灭下民”相对,正说明“灭下民”的罪魁祸首是那个“将军”,是那个在云封高岫上的“将军”,矛头指向国民党首脑蒋介石,是极为有力的。“高岫”原作“胜境”,“胜境”只指名胜风景,显不出是庐山,改作“高岫”,就把庐山突出出来了。“霆落”改成“霆击”,用“落”是从上而下,用“击”是有意的轰击,又突出“灭下民”的罪恶。“戮下民”是屠戮下民,改为“灭下民”,是歼灭百姓,有全部消灭的意思,更其显出他们的罪恶用心。“到底”原作“依旧”,依旧是照旧,不如到底的更为有力。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鲁迅推敲修改的功夫,使得用词更为精确有力,更为生动。
“到底不如租界好”是有力的讽刺。在国民政府实施轰炸、屠杀人民的时候,托庇于洋人势力的租界上的高等华人,还在醉生梦死,寻欢作乐,所以也对他们进行讽刺。诗人以强烈的讽刺,揭露了国民政府在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国难当头之际,却抱着“不抵抗主义”,挟带金银财宝躲进租界,依然“方城为戏”,“麻雀取乐”,为非作歹。“住在租界里的人是有福的”(《天上地下》),鲁迅运用反语,指出了国民政府奴颜婢膝,甘当亡国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精神状态。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叙事,准确有力,饱含愤怒,后两句,寓揭露于讽刺,以讽刺代怒斥,改“依旧为“到底”,更深刻地揭露了国民政府的本质。

鲁迅简介

近现代·鲁迅的简介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的诗(45篇) 鲁迅的名句

猜你喜欢

二十二年元旦

近现代鲁迅

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春灭下民。
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

十九年元旦

清朝顾炎武

平明遥指五云看,十九年来一寸丹。合见文公还晋国,应随苏武入长安。

驱除欲淬新硎剑,拜舞思弹旧赐冠。更忆尧封千万里,普天今日望王官。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唐代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唐代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风吹六十二年春

元朝方回

风吹六十二年春,又见阳和一夜新。
兴废亲更三国事,死生暗易万城人。
种花纵好谁同赏,置酒良难自惯贫。
今独身为本宗长,思兄临节倍悲辛。

摸鱼儿·棠城感旧甲辰北上驻此今二十二年矣

清朝薛时雨

黯神伤、半城灰劫,水光山色如故。龙津桥畔垂杨老,是我旧维舟处。

心暗数。记去日元宵,来日刚重午。新腔自度。有碧玉当筵,紫云按拍,过客暂须驻。

摸鱼子·赋白莲·至元二十二年乙酉九月重九

元朝王恽

淡亭亭、影摇溪水,芳心知为谁吐。玉华宝供年年事,消得一天消露。私自语。君不见仙家,玉井无今古。淡妆谁妒。尽千顷昆明,红幢翠盖,云锦烂秋浦。琼绡袜、自有凌波故步。赏心莫遣迟暮。风清月冷无人见,零乱碧烟修渚。闻好去。待醉*秋香,不羡风标鹭。远游重赋。拟太一真仙,共浮沧海,一叶任掀举。

石湖中秋二十韵。十二年前尝与工部兄及宾客

宋朝范成大

野外行吾意,城中寄却愁。
半秋三夜月,千古五湖舟。
涌地金芒发,行天玉镜流。
珠星沉不现,银汉黯如收。
高浪连三境,长风近十洲。
水天双对镜,身世一浮沤。
迥白包元气,空明慰病眸。
只怜心浩荡,不管鬓飕飀。
放棹真狂矣,关门有此不?
四并非易事,一笑亦难谋。
急管参渔笛,清歌间棹讴。
逢迎成邂逅,啸咏劝绸缪。
女撷苹花献,妻倾竹叶酬。
今宵如不饮,何处可忘忧?
忆昔谁同赏,于今岁恰周。
陟冈睽鲁卫,伐木怆应刘。
独叹灵光在,能追汗漫游。
大都缘未尽,岂是病都瘳。
纵意褰篷席,轻生倚柁楼。
节宣诚小爽,犹胜赋悲秋。

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佑闰十二月降

宋朝岳珂

我生淳熙间,今复见淳佑。
粤从发覆额,及此已衰耇。
恭惟孝皇圣,是时方在宥。
两宫俱万年,薄海同一候。
四时无札疠,仍岁称大有。
布政具方策,诒谋谨封守。
中更继代三,更阅改年九。
帝心思止当,休命侈诞受。
夫何迩年来,谴告颇辐凑,灾流雨雹行,星以妖彗奏。
乌暘烁天地,蝗害遍田亩。
饥氓腹□□,遗穗莽如帚。
莫量天降疵,但见证书咎。
嗟予斗升□,滥此符竹剖。
眼看人阱崖,心愧吴父母。
忽传一札下,取法四宗旧。
既叶天人助,复期风俗厚。
熙陵道化盛,仁祖国历年久,华旦盛太平,中天开永阜。
原言缉熙袭,还见泰和又。
三春霈雷雨,一洗遍宇宙。
桁杨空滞冤,缗庾释逋负。
无文祀咸秩,有纇纲皆漏。
果闻精祲合,悔祸屈伸肘。
先清塞壖尘,猩鼯尽惊走。
次反沙碛庐,鸿雁悉驯揉。
三白在腊前,一雨见春后。
星躔顺宣夜,潢池息白昼。
人心本易孚,天道常善救。
是知是爱君,岂不公所覆。
刍荛志报上,一言发白兽。
原惟实德心,对此岁事首。
帝临心肯贰,俊吁贤必右。
体兹生物心,持此经济手,仁民始及物,育稼须去莠。
一念端弗忘,九关真可扣。
补裳傥因线,纳约当自牖。
不量疎远姿,尚可感通否。
葵倾久未降,芹献幸匪陋。
輶轩应转闻,聊当小人缶。

外甥吴缉字克熙洪武十二年二月客死于景陵时年二十八余哭之恸赋此以志余哀

元朝邓雅

人生天壤间,脩短难一致。吾甥昔四人,今焉只存二。

缉也颇聪明,风骨亦殊异。总角事诗书,英年总材艺。

山林厌拘束,湖海多意气。辞亲远服贾,霜雪逼残岁。

昆弟争挽留,同侣复牵制。别去一月馀,还附手书至。

悲风忽重来,闻作景陵鬼。景陵在何方,西北数千里。

黯黯荆山云,茫茫汉江水。白骨埋黄沙,荒阡复谁祭。

吁嗟乎苍天,夺汝竟何意。恶草常蔓延,幽兰易凋悴。

我思平生情,悽怆裂肝肺。亲老子尚孩,相看祗垂泪。

汝父客岭南,归骨已无计。汝复没他乡,不鉴覆辙弊。

作诗招汝魂,仍以戒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