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张之翰的诗 > 沁园春·至元戊子冬,国子司业李君两山以春

沁园春·至元戊子冬,国子司业李君两山以春

[元朝]:张之翰

国子先生,博带峨冠,胡为此行。正蛮烟瘴雾,远趋象郡,祥云瑞霭,近别龙庭。率土之滨,际天所覆,何处而今不太平。安南者,彼地方多少,敢抗吾衡。一封天诏丁宁。要老子胸中百万兵。看健如马援,精神矍铄,辨如陆贾,谈舌纵横。奉职称藩,功成事定,更放文星分外明。归来尽,不妨诗笔,颠倒南溟。

张之翰简介

元朝·张之翰的简介

张之翰,元代词人。字周卿,晚年号西岩老人。邯郸(今属河北)人,元代词人,代表作有《西岩集》。生卒年不详。曾为御史台掾与王博文等为同僚。年事可能与胡紫山相近。他的诗词中有与赵...〔张之翰的诗(66篇) 张之翰的名句

猜你喜欢

沁园春·至元戊子冬,国子司业李君两山以春

元朝张之翰

国子先生,博带峨冠,胡为此行。正蛮烟瘴雾,远趋象郡,祥云瑞霭,近别龙庭。率土之滨,际天所覆,何处而今不太平。安南者,彼地方多少,敢抗吾衡。一封天诏丁宁。要老子胸中百万兵。看健如马援,精神矍铄,辨如陆贾,谈舌纵横。奉职称藩,功成事定,更放文星分外明。归来尽,不妨诗笔,颠倒南溟。

同国子司业王士能监丞滕仲礼谒南城文庙观周宣王石鼓各模数本以归

元朝陈孚

退之昔为石鼓歌,子瞻亦尝咏石鼓。我从江右游京师,眼见石鼓心欲舞。

周室中兴流彘馀,尽复苍姬旧疆土。大蒐岐下选车徒,虎贲三千健于虎。

想当刻石纪勋时,载命臣籀臣吉甫。岂惟猗那清庙诗,要纪丰功继下武。

兑戈和弓无复存,此独不磨耀千古。鲤鱮贯柳字斑斑,势如雷文斲天斧。

由汉讫唐弃草菅,大观辇致图书府。黄金填画失之奢,金轮已整黄河橹。

燕山潭潭素王宫,太史夜奏神光吐。谁知至宝在人间,乃是凤篆龙章祖。

我皇御天开三雍,石渠金马列李杜。鼓昔有十今存七,搜剔崖薮尚可补。

小儒更有笔如椽,作玄一经配邹鲁。

司业李公哀挽

元朝贡奎

山立庭绅耸众观,名高真不愧儒冠。文章清庙藏琛玉,勋业乌台振羽翰。

誉重朝端知有子,贫怜身后似无官。百年耆旧凋零尽,展卷哀辞忍泪看。

水调歌头·至元戊寅为江西吕道山参政寿

元朝白朴

香风万家晓,和气九江春。朝回冠盖得意,玉季和金昆。屈指登高旧节,侧耳称觞新语,采菊旧芳樽。南土爱王粲,东阁寿平津。节龙香,符虎重,印龟新。弓刀千骑如水,曾为下南闽。墙外阴阴桃李,庭下辉辉兰玉,一笑指庄椿。更看济时了,高卧道山云。

沁园春·可行弟泰定甲子寿日,赋乐府沁园春

元朝许有壬

三十九年至正壬寅,同在京华,遇其寿日,语及旧作,遂再和前韵四海之间,难弟劣兄,白头二人。记昌期瑞旦,行年在卯,善门余庆,维岳生申。科第佳名,祠宗优秩,常奉天香降紫宸。身通贵,只贫安分定,老益书亲。简编不负辛勤。羡进德扬名迈等伦。任家无厚积,融融度日,诗多好句,蔼蔼回春。明月清风,交梨火枣,竹里行厨脯擘麟。吾何事,但问花携酒,专竞芳辰。

沁园春·五峰大卿示所和绣江参议沁园春词,

元朝程钜夫

皆是也。区区愧未之能焉,倚歌而和,情见乎词十载京华,骑马听鸡,自怜阔疏。看春风葵麦,敷舒如此,故园桃李,憔悴知与。要乞闲身,聊追故步,雪艇烟蓑一钓夫。君恩重,却许令便养,欲去踌躇。竹西准拟宁居。咏不到、娉娉袅袅余。又桥边巷口,燕寻旧垒,天东海角,月上新衢。尸素有惭,澄清无补,岂不怀归畏简书。堪时用,得卿如卿法,吾自吾庐。

沁园春·十月朔蓉君生朝,亚子赋沁园春吊之,嘱和

清朝沈昌眉

霣矣秋蓉,是拒霜花,霜竟摧之。忆分湖负土,招魂未得,石城奠酒,挥泪徒滋。

岁岁年年,朝朝暮暮,雨雨风风系我思。思今日,正小春月朔,彼美生时。

木兰花慢·丙子冬,寄隆兴吕道山左丞。

元朝白朴

忆元龙湖海,樽俎地、笑谈间。尽画烛寒烧,红螺细卷,沉醉更阑。西风数声笳鼓,怅匡庐、山下送征鞍。秋水苹花渐老,晓霜枫叶初丹。滕王高阁倚江干。极目楚天间。想画栋朱帘,朝云南浦,暮雨西山。天涯倦游司马,更几时、携手一凭栏。别后相思何处,月明千里乡关。

沁园春·其一·戊子季冬羁海上,同善画张二星西城移水仙遇雪

明朝徐籀

蹀躞郊原,种草移花,遍绕西城。

惊飞鸿满目,山河顿改,横空海气,高下无分。

是处堪思,齐台鲁殿,地涌黄河匹练明。

追往事,如牧羝青海,秃节留名。

墙东何处王君。

岂有地桃源可避秦。

倘遐征绝塞,蓝关马阻,寒江独钓,古渡舟横。

爱他芳洁,得辞严冷,夜访当年说汴京。

呼丘嫂,真一时盛事,千载君臣。

沁园春·其二·戊子季冬羁海上,同善画张二星西城移水仙遇雪

明朝徐籀

岁迫穷冬,海国淹留,十日将春。

忆方来南楫,依依杨柳。

裴回北望,漠漠同云。

隋殿琼华,吴宫瑶草,指冷谁家度玉笙。

重追忆,曩灞桥清兴,箓蹇高吟。

中庭数点梅英。

论香色都交逊几分。

听含宫嚼征,前朝旧事,浅斟低唱,贵客风情。

万里烽烟,极天芦荻,碧瓦朱楼碾作尘。

还凝望,有三山佳气,再睹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