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洞庭

[近现代]:邓中夏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
禽狝歼除之,我行适我素。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
问将为何世?共产均贫富。
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

译文与注释


注释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
禽——即豺虎。
我行我素——《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我行我素”,即自行其是,不管人家怎样,只顾按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惨淡经营——即苦心经营。

写作背景

1920年3月,邓中夏加入了李大钊领导秘密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正式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不久,他写了一首诗《过洞庭》,高歌自己的信仰与奋斗目标。
在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建时代士大夫们得志与不得志的意境,来形容两个不同的世界,以此表达了他坚决与黑暗势力斗争的气概以及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心态。

作品赏析

诗分成上下两段,从洞庭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由此引发出两种感慨。上段的洞庭湖,狂风怒吼,乌云密布,阴森可怕,好像有无数的恶鬼在嚎叫。“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这是什么世道啊?接下去作者就自问自答,“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这是一个豺狼当道的世界,军阀横行,中国社会一片黑暗,作者引用洞庭湖的自然景色,形象地揭露了这个当今黑暗世界,表达了他的愤懑之情。怎么办?作者写道:“禽你歼除之,我行适我素。”凡一切黑暗的。邪恶的东西,统统把他们一扫光,绝不姑息养奸,我就是要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下段则是洞庭湖另一番景色,“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这是多美的一幅图画,秋水映照着夕阳,彩霞如火,天地一片红通通。身在这幅美丽的画中,不禁遐想,这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共产均贫富”,作者当时想象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这么一幅如画的景色。“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为实现这个理想要惨淡经营,努力奋斗。
层次分明,对比强烈,是这首诗的鲜明特征。读了这首诗,我们不禁想起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他也描写了洞庭湖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及“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以此来刻画封建时代士大夫们得志与不得志的心情,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这两种意境,来形容两个不同的世界,以此表达了他坚决与黑暗势力斗争的气概以及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心态。
用词朴实,通俗易懂,头尾连贯,前后呼应,是这首诗的另一特征。这首诗分为上、下两段,每段的开首结尾相呼应,不但能琅琅上口,而且加深读者对作者思想的理解。“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朴实的词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言尽了空间的广大和时间的迅速。“我行适我素”一句表达了他坚定的信念,尤其是“适”字,更显示了作者不受外来环境的影响,不畏艰巨、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邓中夏简介

近现代·邓中夏的简介

邓中夏 邓中夏(1894—1933),男,汉族,字仲澥,又名邓康,湖南省宜章县人。1915年就学于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1917年入北京大学国文门学习。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邓中夏的诗(1篇) 邓中夏的名句

猜你喜欢

过洞庭

近现代邓中夏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
禽狝歼除之,我行适我素。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
问将为何世?共产均贫富。
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

过洞庭

元朝欧阳玄

白沙隐隐见金鳌,殿阁凭虚结构牢。天水浑融浮太极,神人幽显隔秋毫。

龙堂深閟灵栖冷,象纬低垂客枕高。欲作庙堂迎送曲,杜红蘅碧尽离骚。

过洞庭

元朝夏果斋

万里玻瓈一掌平,倚蓬人去似骑鲸。

扫阴云雾天无影,弹压波涛夜不声。

一剑秋横神鬼泣,片帆风劲死生轻。

诗成不用汉人语,怕有蛟龙听得惊。

过洞庭

宋朝刘子澄

波神有兆报平安,半日重湖度不难。

只艇溯洄风浪息,单包就谪水云宽。

晓烟不隔渔歌过,秋月还同画轴看。

摆脱尘缘天借便,嶷云深处养神丹。

过洞庭

宋朝来廷绍

日落君山暮,秋风过洞庭。
一官身外物,千里客中情。
北望乡关远,南来旅雁鸣。
孤帆无限恨,斜指岳阳城。

过洞庭

宋朝袁说友

两湖绵亘连千里,万古苍梧说二妃。
最羡巴童并蜀客,饱看日月去还归。

过洞庭

宋朝张栻

城头鸡一号,浩荡风脚回。
篙师起相呼,牵帆上高桅。
我亦推枕听,波浪声轰豗。
窗间试一觇,万顷银山开。
附火且安坐,念此亦快哉。
良久天平明,已见金沙堆。
泊舟古庙底,喜色动舆台。
我行正长夏,及此岁律摧。
通籍恨亡补,敢赋归去来。
所至有何忙,妙处姑徘徊。
险阻元自平,鸥鸟亦不猜。
万事有定理,渠谩费安排。
明朝上湘水,雪意正栽培。
行矣一杯酒,好在故园梅。

过洞庭

唐代朱庆馀

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
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

过洞庭

唐代李屿

浩渺注横流,千潭合万湫。半洪侵楚翼,一汊属吴头。
动轴当新霁,漫空正仲秋。势翻荆口迮,声拥岳阳浮。
远脉滋衡岳,微凉散橘洲。星辰连影动,岚翠逐隅收。
渐落分行雁,旋添趁伴舟。升腾人莫测,安稳路何忧?
气与尘中别,言堪象外搜。此身如粗了,来把一竿休。

过洞庭

明朝管讷

湖上东风水似天,渚花红白共春妍。苍梧二女坟前路,青草三闾庙下船。

鲛室绡机声札札,龙宫珠佩影娟娟。官閒更遂南游兴,借榻君山寺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