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张昱的诗 > 奉听玘法师讲楞伽经,留别

奉听玘法师讲楞伽经,留别

[元朝]:张昱

玘公注经回,于世无所慕。结坛在南坞,心与道为务。

行苦缁素归,律严鬼神护。吾从挹清芬,肺腑久皈附。

仰聆楞伽旨,灌顶发甘露。四众瞻礼间,绕床天花雨。

古无雪山子,我愿黄金铸。兹行匪漫游,实以闻经故。

初地谁不明,末法自迷误。不谓攴道林,犹识许玄度。

忻然酬宿愿,言笑亦已屡。出寺且复留,徘徊川光暮。

还当理轻楫,时到茅家步。师既不忘予,予忘南坞路。

张昱简介

元朝·张昱的简介

张昱,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张昱的诗(713篇) 张昱的名句

猜你喜欢

奉听玘法师讲楞伽经,留别

元朝张昱

玘公注经回,于世无所慕。结坛在南坞,心与道为务。

行苦缁素归,律严鬼神护。吾从挹清芬,肺腑久皈附。

仰聆楞伽旨,灌顶发甘露。四众瞻礼间,绕床天花雨。

古无雪山子,我愿黄金铸。兹行匪漫游,实以闻经故。

初地谁不明,末法自迷误。不谓攴道林,犹识许玄度。

忻然酬宿愿,言笑亦已屡。出寺且复留,徘徊川光暮。

还当理轻楫,时到茅家步。师既不忘予,予忘南坞路。

楞伽经

宋朝陈藻

若向他经义已详,此难成句也何妨。
昔人误点经文会,更不回头狥故常。

读楞伽经

宋朝张方平

楞伽三万六千偈,百八句中成自性。

法法非法离法尘,心心无心入心病。

渐熟当似庵罗果,顿照犹如大圆镜。

龟毛兔角妄有无,海浪空华不清净。

秋夜梦支道林谈秋水篇晓入华山听一雨大师讲楞严

明朝胡梅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梦与支公臂常把。所谈惟有《秋水篇》,所见即是当年马。

将醒未醒闻马嘶,枕席才离眼复迷。来参法席谈奇梦,影乱朝霞众已齐。

天花几散莲花顶,师即支公师未省。丹青老手乏神通,难画松间梦时景。

日暮辞归乏笋舆,松花满脚路忘迂。负来斗粟施香积,此是贫家明月珠。

楞伽经注帖赞

宋朝岳珂

贝多之叶来金仙,益以注释非忘言。
楞伽著在西域编,名虽或讹经则传。
唐世经生笔力便,兹文流布今几年。
河南题字恐未然,留与末世观蹄筌。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

唐代皎然

法子出西秦,名齐漆道人。才敷药草义,便见雪山春。
护讲龙来远,闻经鹤下频。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

唐代卢纶

金缕袈裟国大师,能销坏宅火烧时。
复来拥膝说无住,知向人天何处期。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

唐代高适

吾师晋阳宝,杰出山河最。途经世谛间,心到空王外。
鸣钟山虎伏,说法天龙会。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籁。
深知亿劫苦,善喻恒沙大。舍施割肌肤,攀缘去亲爱。
招提何清净,良牧驻轻盖。露冕众香中,临人觉苑内。
心持佛印久,标割魔军退。愿开初地因,永奉弥天对。

悉昙颂·其五·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八首

唐代释寰中

晓燎曜。

晓燎曜。

第五实相门中照。

一切名字妄呼召。

如已等息貌非貌。

非因非果无嗔笑。

性上看性妙中妙。

妙底里要。

鲁留卢楼晓燎曜。

诸佛弟子莫嗔笑。

忧悲嗔笑是障道。

于此道门无嗔笑。

澄心须看内外照。

眼中有翳须磨曜。

铜镜不磨不中照。

遥燎料。

作好。

娑诃耶。

莫恼。

悉昙颂·其三·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八首

唐代释寰中

复浪养。复浪养。

第三看心须屏当。扫却垢秽除灾障。

即色即空会无想。妄想分别是心量。

体上识体实无谤。谤底利谤。

鲁留卢楼复浪养。诸佛弟子莫毁谤。

一切皆有罪业障。他家闻声不相放。

三寸舌根作没向。道长说短恼心王。

心王不了说短长。求生业道受苦殃。

羊良良。屏当。

娑诃耶。净扫堂中须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