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刘向的诗 >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两汉]:刘向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
(一)
  晏子出使到楚国。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就能遮天;挥洒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规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国家,没有德没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德没有才的国王所在的国家。我晏婴是最不贤,没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二)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的一个能言善辩的人,现在 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做什么的?’(我则) 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接着再)问:‘(他)犯了什 么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窃罪。’"
(三)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擅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注释
(一)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以:因为。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袂:衣袖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不肖:不贤,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宜:应该
(二)
将:将要
使:出使
闻:听说
之: 之 这个消息,代“晏子将使楚”这件事。
左右:身边的人
谓……曰:对……说
习辞者: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 习,熟练、善于;辞,辞令;者:......的人。
方:将要
吾:我
欲:想
辱:侮辱
之:代词,代晏子
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何以,即以何。
对:回答
为:这里相当于“于”。
缚:捆绑
而:表顺承
何:什么
坐:犯罪
(三)
赐:赏赐,给予。
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酣,喝得正畅快的时候。
诣:到........去(指到尊长那里去)。
曷:同“何”,什么。
为:相当于“于”,当。
固:本来。
善:擅长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古代把席子铺在地上坐,所以座位叫“席”。避,离开。席,座具
闻:听说
之:代下面晏子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生:生长
则:就是。
则为:就变为。为:变为。
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也叫【枸橘】,果实酸苦。
徒:只是,仅仅。
其实:它们的果实。
味:味道
不同:不一样
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所以:……原因
对曰:回答道
得无:莫非。
耶:语气助词,“吗”?
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熙:同“嬉”,开玩笑。
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病,辱。

作品赏析

  1、整个故事就是一条成语:自取其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但是多数后人对这个成语的了解来自本篇课文。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不但轻而易举被晏子化解了,最后反被晏子侮辱了。成语的意思是说自己所受到的侮辱难堪,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2、面对楚王的第二次侮辱,晏子这样回击楚王:“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晏子的这段话里,衍生出三个成语:一是举袂成云;二是挥汗成雨:挥,甩掉;大家用手洒出去的汗珠就像下雨一样,形容人很多。当然,这一成语后来也形容出汗很多,就不是原先的意义了。三是磨肩接踵:磨,并;磨肩,肩膀靠肩膀;踵,脚跟;接踵,脚尖碰脚跟。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这一成语也写作“摩肩接踵”。)

  3、当楚王取笑齐国人偷盗时,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这段话中包含了一个成语:南橘北枳。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后人遂用“南橘北枳”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现代汉语中似乎用于贬义稍多些,形容某种事物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异化”或者“变质”。

刘向简介

两汉·刘向的简介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刘向的诗(18篇) 刘向的名句

猜你喜欢

晏子使楚

两汉刘向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题晏子庙

元朝郝采璘

荒城隐残堞,老树回清湾。

东有齐相丘,累累处高寒。

谁知千载人,此地遗巾冠。

图齐岂不雄,诈力唯偏安。

四海兵纵横,奈尔狐裘閒。

不有莘野资,王业诚间关。

当年矮矮躯,气凌星斗间。

存齐赖世卿,枉道羞申韩。

忧民力忠恳,激世扬清湍。

才术终有馀,雅俭谁能班。

所恨尼溪封,昧圣亏璧完。

犹能百世下,庙食罗豚肩。

英魂渺何许,惨澹风烟残。

繁华一清梦,变灭馀江山。

寥寥今几世,往辙何当还。

怀贤感益深,高歌历胶滩。

晏子引谚言

先秦先秦无名氏

鼠社不可薰。

读晏子春秋

宋朝刘敞

平生实善交,厚薄等新故。解骖济越石,调禄谓车御。

犹称礼偪下,未免俭则固。高风往既息,颓迹后方骛。

陈妾轻绮纨,贤士敝襦裤。若人不重得,遗论今始布。

吾亦太史徒,执鞭所欣慕。

晏子不死君难

先秦左丘明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晏子谏杀烛邹

两汉刘向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吴子使札来聘

先秦公羊高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之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挽刘廉使楚奇

元朝邓雅

白鹭青原钟淑气,凤凰芝草见祯祥。朝廷有道需才杰,岭海无虞佐宪纲。

暂假风霜清瘴疠,祗将忠孝感穹苍。岁寒共喜坚松柏,世事那知变海桑。

慷慨捐躯探虎穴,凄凉归骨葬螺冈。忠魂万古留遗恨,潜德千年有耿光。

许远不忘唐社稷,苏卿犹著汉文章。哀歌有尽情无尽,稍稍悲风起白杨。

端木子使越祠

明朝彭孙贻

俎豆湖山在,千秋景昔贤。

驱车存鲁士,结驷说吴年。

香鬯雕胡入,荪撩水藻前。

诸生谁诵习,越绝有残编。

送董庶子使朝鲜

明朝邹智

天启休符又戊申,独衔紫诏下枫宸。弛张仰见真文武,出入争看老凤麟。

七叶皇风清八道,百年高节重千钧。文章光烛烟霄上,未是中朝第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