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郑孝胥的诗 > 寄韬庵·其一

寄韬庵·其一

[近现代]:郑孝胥

年年必出关,耄期见筋力。诸夏如相谅,岂亦好懿德。

太公归乎来,避纣岂长策。天下之大老,举世当矜式。

以诗收人心,斯文有正色。神州论渐改,丕变未可测。

一朝获顿悟,相率销锋镝。重华生诸冯,得意行中国。

敢言时无人,救世待深识。

郑孝胥简介

近现代·郑孝胥的简介

郑孝胥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书法家。福建省闽侯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郑孝胥的诗(659篇) 郑孝胥的名句

猜你喜欢

寄韬庵·其一

近现代郑孝胥

年年必出关,耄期见筋力。诸夏如相谅,岂亦好懿德。

太公归乎来,避纣岂长策。天下之大老,举世当矜式。

以诗收人心,斯文有正色。神州论渐改,丕变未可测。

一朝获顿悟,相率销锋镝。重华生诸冯,得意行中国。

敢言时无人,救世待深识。

寄韬庵

近现代郑孝胥

意气当时几许狂,堪憎老境债教偿。残年况味今参透,祇是生离死别忙。

寄韬庵·其二

近现代郑孝胥

韬庵八十七,天意使久留。自有高世名,群雄资怀柔。

群雄各垂老,民劳可小休。苟为功名计,纷争欲何求。

何时一杯酒,解兵泯恩雠。同心扶日月,王道兴神州。

老夫必退让,放之出一头。以齐犹反手,诸贤有意不?

顺逆与难易,借箸聊前筹。

寄韬光禅师

唐代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寄韬光禅师

唐代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
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和韬庵元旦韵

近现代郑孝胥

蟪蛄未可言时命,那识人间秋与春。不惮冰霜成苦节,依然日月见常新。

行歌莫复悲从径,著论犹思效《过秦》。海内名流凭屈指,却嗟行在盛诗人。

韬庵招集积水潭

近现代郑孝胥

韬庵被徵晚入朝,海内相贺仰名德。日下特开礼学馆,大事相援天下溺。

中古以降家天下,三纲五常有误释。纷纷聚讼见己小,去圣万里犹面壁。

叔孙自谓知世变,两生抱古吾益惑。周监二代尚博采,墨守一孔岂为得?

诸儒读书亦云广,所患淑世乏高识。夷之墨者欲见孟,道有不同孰能直?

先生用意酌宇宙,软语当使众喙息。却怜结习终未除,长避路尘亲水石。

西涯一角真冷地,泽畔行吟暂閒适。与游不必尽朝士,眷眷遂至夕阳匿。

袁丝籍福今俱老,安能随俗矜枉尺!

水退韬庵拿舟往视

清朝叶大庄

传呼有客泛轻航,熟眼村翁识侍郎。

一涨望衡知共视,两家插架喜无妨。

雨来不已吟坡老,水大如斯过子桑。

却与山中添故实,吾庐受冻属寻常。

拟白居易寄韬光禅师仍用其韵

清朝乾隆

试言太守第,何似法王家。

入径多松竹,盈庭有药花。

其来对蒲席,相与剥蕉芽。

奚必金莲畔,恒耽泉煮茶。

拟白居易寄韬光禅师三叠其韵

清朝乾隆

莫说毗尼守,弗游居士家。

宁忘彼摩诘,曾见散天花。

筇竹何妨策,禅枝不复芽。

有来应有往,拟去领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