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方回的诗 > 题汪氏孝节堂

题汪氏孝节堂

[元朝]:方回

三从分定付之天,捧案曾无月再圆。
莱子方同彩衣舞,鄘风忽赋柏舟篇。
频年兵革经多难,奕世门闾喜独全。
孝节从来足阴相,儿孙袞袞寿眉前。

方回简介

元朝·方回的简介

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方回的诗(2804篇) 方回的名句

猜你喜欢

题汪氏孝节堂

元朝方回

三从分定付之天,捧案曾无月再圆。
莱子方同彩衣舞,鄘风忽赋柏舟篇。
频年兵革经多难,奕世门闾喜独全。
孝节从来足阴相,儿孙袞袞寿眉前。

何氏孝节诗

明朝祁顺

亭亭华表莞溪上,孝节名高照闾巷。

闺门至行动九重,致有洪恩自天降。

人谁无舅姑,反唇勃溪将何如。

人谁无夫妇,失节移天纷莫数。

卓哉贤妇心,不与常人同。

舅姑吾所主,良人吾所从。

于此尚无情,天地何处容。

高堂婴疾吾悽恻,刲股为糜充药食。

股肉犹可生,舅姑难再得。

此身岂忍为亲惜,一朝疾平百忧释。

良人早逝身无依,悲号不是伤春啼。

寒灯伴机杼,夜雨愁空闺。

宁死勿作他人妻,山石可转心不移。

吁嗟孝节有如此,扶植纲常厚伦理。

矧当末世风俗溃,妇中却有真男子,小人纷纷当愧死。

孝节堂歌

元朝李昱

绣川朱家孝节堂,经营乃在双峰旁。

堂上种萱红且芳,堂前种竹琅玕长。

有妇有妇清且扬,升堂何以娱姑嫜。

晨昏定省礼数将,采蘋南涧供蒸尝。

一从览镜伤孤凰,凄其无复施红妆。

罗帏独处四十霜,年逾八十双曈方。

屡嗔人扶筋力强,鸠形拄杖莓苔荒。

诸孤再拜谢阿娘,提孩保养恩难忘。

当年称寿绮席张,玉杯满捧丹霞浆。

蟠桃花开浓露瀼,斑衣五彩春风香。

乃知作善天降祥,期颐之算那可量。

男读诗书女蚕桑,眼看玉立孙成行。

伊昔比屋封虞唐,人生孝节俱寻常。

后来风靡颓三纲,遂令有国旌其孀。

清德里中松柏苍,行人过者拱不翔,涤笔为裁云锦章。

桐江方君(名之涛)及妻祝氏孝节诗(其弟求诗)

明朝陈子升

七里严陵濑,三声旧断猿。

成仁身后事,之死梦中魂。

白日空军幕,青编美相门。

南来一鸣雁,犹感鹡鸰原。

题汪氏茅亭

唐代杜荀鹤

茅亭客到多称奇,茅亭之上难题诗。出尘景物不可状,
小手篇章徒尔为。牛畔稻苗新雨后,鹤边松韵晚风时。
君今酷爱人间事,争得安闲老在兹。

寄题汪氏退密庵

明朝李存

紫阳汪大夫,未老先致事。
经营百年藏,结庵自休憩。
扁之曰退密,有取于《易系》。
相望千里余,一笑问以偈。
云何谓之退,密也果何地?若言早休官,眼底非一二。
身虽似闲暇,心或未能止。
若言四大离,盖棺事则已。
纷纷长夜者,皆悟退密旨。
非但如上云,十目之所视。
夫人皆可能,何取密之义?大夫天下士,未必只如此。
庵傍皆高山,庵外即清泚。
昼饥随粥饭,夜则伸脚睡。
平生易甘苦,一一皆梦尔。
不睹不闻问,从来白于水。
试语庵中人,如是不如是?

题汪氏插梅图卷后

宋朝黎廷瑞

插梅元无梅,春风从何来。
菀菀高树起,灿灿繁花开。
向来孤山老,锄云亲自栽。
宁知岁年晚,更受雪霜摧。
用意不食实,无心或成材。
天工未易窥,人力胡为哉。
掩卷既三叹,今古宁独梅。
终恐事偶然,愿君更深培。

满庭芳·题汪氏姑小照

清朝庄盘珠

恨煞人生,髫龄易过,几年同笑同颦。征帆开后,闲想到黄昏。

多少香闺旧事,空赢得、岁月犹存。销魂处,柳棉荡日,病起见残春。

孝节坊

明朝李秉同

繄先烈妣仰何氏,佑启后人昭二美。

因心淳笃孝于姑,坚贞弗贰从夫子。

夫子明经荐省闱,云胡遽驭红云里。

奔走悲号逆旅魂,关山迢递心千里。

寒灯寂寞守空闱,蘋藻时修中馈事。

不期姑疾在膏肓,早暮走穷卢扁技。

引刀割股和汤剂,一死报之吾分耳。

此时此心天所知,果然沉疴旋即起。

孝思贞节古难兼,矧在女流能有几。

节媲共姜孝过之,诚堪追彼太任姒。

旌书束帛下彤廷,系节标扬重青史。

华表亭亭屹一方,声名赫奕流千纪。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二·崇节堂

明朝唐文凤

崇节堂中妇德全,岂期偕老不齐年。

萧萧白发青霜肃,耿耿丹心白日悬。

身比琼瑶应共粹,志如金石自同坚。

玉堂肯与书贞节,史笔当今继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