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元好问的诗 > 摸鱼儿·楼桑呼汉昭烈庙

摸鱼儿·楼桑呼汉昭烈庙

[元朝]:元好问

问楼桑、故居无处。青林留在祠宇。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春已暮。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刘郎良苦。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登临感怆千古。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还自语。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征鞍且驻。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作品赏析

【注释】:
楼桑村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故乡,在今河北涿县。据《三国·蜀志·先主传 》:先主(刘备)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余,遥望童童如车盖,先主少时,常与族中诸儿戏于树下,后因称楼桑里。刘先主死后 ,乡人曾建庙以作纪念。庙在琢县西南十里。遗山于癸卯(1243)九月客燕京(今北京)。这年冬天 ,由燕京回太原 ,道出范阳(即琢县)。这首词,可能作于此时 。如是 ,则金亡已十年,遗山五十四岁。由于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以作者在词中抚今追昔,吊古伤今,感慨伤怀,铜驼荆棘之感,充盈于字里行间。后人曾将本词刻于昭烈庙壁,盛传一时。
词的上片是从楼桑村询问刘备故居起调,引出刘备的“祠宇 ”。紧接着以“荒坛”两句直笔描述眼前祠宇的苍凉与寂寞,转入咏叹。“乌声”,是“社散”之后的自然之景。人们于社日(从“春已暮”看,似是春社 )祭神散场之后 ,乌鸦飞来,争食残留的祭品 。着“乌声□”(意当是鸦声喧闹)一景,并非写祠宇中的热闹 ,相反 ,正是为了渲染其苍凉,上应“荒坛”,下照“寂寞”。人迹尽,箫鼓绝,这片天地就成了乌鸦的乐园。这里是写祠宇的荒凉,同时也未尝不是金亡之后那个特定时代的缩影。“春已暮”,特写节侯,开启“锦城花重惊风雨”一层锦城,即锦官城 ,成都的别称 ,刘备称帝建都于此。“花重”,因“风雨”而来,花因戴雨而加重。暮春风雨,锦城花重 ,不仅时序惊心 ,亦暗指时代政治的“风雨”可惊。刘备和它的蜀汉政权,就没有经受住那时代风雨的袭击 。“刘郎”良苦 ,刘郎指刘备。“玉垒”、“锦江”,一山一水,皆在四川境内,“尽”,“听任”的意思,这几句说刘备历尽辛苦,据有西川,终于还是不保,听任那戴着青云的玉垒山和秀丽的锦江水,为他“办作一丘土”,埋葬了 。言词之中,明显地流露着作者的同情,惋惜的思想感情,极尽抚今追昔吊古兴叹之意。词的下片,先以“西山好”两句转写眼前现实 。这里的“西山”,盖指北京西郊的西山,在遗山看来,西山是很好的“龙盘虎踞”之地,可金朝已遭焦土之变 ,物是人非,故有“登临感怆千古”之慨。“诸葛”两句,即是词人“感怆千古”的内容:由自己的国变而想到蜀汉的灭亡,不仅对诸葛亮的功绩与评价,也产生了疑问。这是遗山由自己的国变而引起激愤之词 。悯蜀即悯金 ,责诸葛即责金朝诸权臣。“还自语”两句则转为自话。悲痛无以排解,只得就田翁痛饮,遁入醉乡以求片刻解脱而已。这里貌似旷达,实际上乃是悲痛已极的表现。

元好问简介

元朝·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诗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有神通目。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元好问的诗(467篇) 元好问的名句

猜你喜欢

摸鱼儿·楼桑呼汉昭烈庙

元朝元好问

问楼桑、故居无处。青林留在祠宇。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春已暮。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刘郎良苦。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登临感怆千古。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还自语。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征鞍且驻。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汉昭烈庙

清朝乾隆

春秋氏族著承尧,嗣服中山瓞派昭。

鼎一足三成帝业,牛黄腹白应童谣。

欲信大义心资亮,还定全秦志类萧。

千载楼桑尚遗恨,其如安乐自逍遥。

昭烈庙

明朝何景明

漂泊依刘计,间关入蜀身。中原无社稷,乱世有君臣。

峡路元通楚,岷江不向秦。空山一祠宇,寂寞翠华春。

昭烈庙

明朝郭槃

宸居寥寂翠华空,古树参差宿雾笼。

兴汉有心劳汗马,报雠无计失英雄。

旄旌东指云同散,阵垒西沉路不通。

惟有故宫禾黍在,离离疏影夕阳中。

汉昭烈祠

明朝江源

英雄用武都无地,谁道君王大有为。

三顾南阳贤哲出,一麾西蜀帝王资。

中原百战徒争长,正统千年更属谁。

天若祚刘应混一,高光功业定相期。

后汉昭烈帝

明朝郭之奇

东都十二炎精朽,献生不辰虚名守。桓桓帝室不州刘,垂膝顾耳中山后。

天下英雄惟使君,北海亦知世间有。离鞍每恨肉时生,失匕宁因雷动手。

奔袁屈吕似饥鹰,客表依权同丧狗。非缘冰鉴出茅庐,安得布衣辞南亩。

鱼水当年属卧龙,蛟云是日骧池首。自从三顾定三分,分荆据益休惭忸。

重兴一姓本稀闻,以霸为王终逆取。王佐虽称管乐俦,杰人已踞孙曹右。

岂知白帝挫猇亭,忍教金刀传木偶。鞠躬尽力尔为谁,七擒六出酬恩厚。

堪怜五丈落前星,强延四十贻阿斗。呜呼安乐乐其亡,哭庙空馀北地王。

戏马台今改为昭烈庙

明朝徐熥

英雄千载说喑哑,此地曾经戏五花。只有荒台留不得,依然香火属刘家。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其一·汉昭烈

清朝牛焘

英雄割据值时艰,鱼水欢逢应运难。

一姓何尝不再启,三分究竟属偏安。

公孙跃马徒窥井,汉祖兴龙旧有坛。

底事创垂功未半,吞吴遗恨付长叹。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六十六·汉昭烈帝

明朝孙承恩

贤矣昭烈,宽厚弘毅。崎岖立国,仗信履义。推诚任贤,肝胆孚契。

顾命数词,可训后世。

摸鱼儿·复以摸鱼子赋神·见示,次韵答之

元朝刘敏中

莫相疑、爱石如许,流形我亦随寓。神*更有神*在,照影几烦清滏。山下路。还记得、当时射虎人曾误。如今文府。但日永闲阶,香凝燕寝,云岫翳还吐。崔嵬起,欲作飞仙骞翥。依稀老眼如雾。品题好刻奇章字,嗟尔赏音难遇。如砥柱。应笑我心,更欲谁安住。茶余客去,相对静无言,悠然意会,一阵北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