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杨弘道的诗 > 修武春日

修武春日

[元朝]:杨弘道

春事年年堕渺茫,今年蜂蝶亦深藏。已从漫与宽诗律,更觅无何入睡乡。

病麦可能风底绿,枯云徒向日边黄。北郊秀色堪凝眺,尘坌连朝失太行。

杨弘道简介

元朝·杨弘道的简介

杨弘道,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杨弘道的诗(191篇) 杨弘道的名句

猜你喜欢

修武春日

元朝杨弘道

春事年年堕渺茫,今年蜂蝶亦深藏。已从漫与宽诗律,更觅无何入睡乡。

病麦可能风底绿,枯云徒向日边黄。北郊秀色堪凝眺,尘坌连朝失太行。

见星行赠武春卿

宋朝家铉翁

天星之荧荧兮,历几千万年光景常如新。
人心之存存兮,特宇宙一粟粒乃能与天星同其明。
天象此以为象兮,维实理之著见。
人心此以为心兮,乃妙用之流行。
微云去来等妄幻,本体湛虚绝纖尘。
是故善观心者感星而自悟,境与心会不知星之为我我之为星。
嗟尔甘石氏之为学,仰测璇象若尺之有寸寸之有分。
但能以常数而窥陈迹,不能外躔郭而探造化之所以神。
我欲与君陵太虚而步碧落,稽首再拜谒帝庭。
仰瞻天辰上曜之正色,次阅苍龙赤鸟兔龟形。
愿求天光洒我昏质,使我自心圜明莹彻,会万象而涵太清。归来跳出阴阳五行外,初筮再三闭口勿复论。

送修武元少府

唐代钱起

寸禄荣色养,此行宁叹惜。自今黄绶采兰时,
不厌丹墀芳草色。百战荒城复井田,几家春树带人烟。
黎氓久厌蓬飘苦,迟尔西南惠月传。

柳梢青·修武道中

明朝李濂

烂漫春游,人生行乐,山水夷犹。昨夜河阳,今朝修武,明日怀州。

重修武昌黄鹤楼募资启

清朝王葆心

黄鹤楼者,江汉间千八百年之胜迹也。

岳阳可媲弟昆,晴川为其孙子,赤壁析为五地,仲宣僻在一隅。

惟兹楼负九十九尺之孤高,植四十四础之坚柢。

三层迥立,接苍昊而势埒三霄;

八面平当,俯汹涌而神凌八表。

贾阆仙颂其体势,赋危檐高槛之词;

王摩诘爱其清幽,有粉堞朱栏之咏。

其规制之崇闳有如此者。

至于南齐人属之子安,任彦升指为荀环。

费祎登仙鹤迹,历著唐、宋图经;

吕岩沽酒辛家,出自元、明稗说。

无数白蘋红蓼,静对江滨;

赏心明月清风,又传俊句。

刘继庄杂记,踵南轩而历历分疏;

喻石农诗评,反田间而滔滔辨驳。

其主名之同异又有如此者。

若夫黄武年间之创建,属在城西一角;

白云句下之留题,曾经剑南屡询。

石镜古亭之侧,老吏能言;

敕书旧楼所移,井叔可考。

故南朝之鸿爪,已异唐基;

即明代之雪泥,亦非宋旧。

其故址之迁变又有如此者。

尔乃俯鹦鹉之名洲,萋萋芳草;

觅汉阳之古渡,历历晴川。

开襟而诣十盘,纵目而登一览。

南楼拱卫,三朝对政事之堂;

北榭新开,一幢贮唐诗之窟。

徙倚压云亭畔,访胜寻幽;

萧闲涌月台边,寻诗觅句。

其旁罗之点缀又有如此者。

然则兹楼之佳胜,最豁襟怀。

即今日之兴修,宜知沿革。

土木皆被朱紫,历朝之规制不可不明;

儒仙分据席坛,主名之同异不可不究。

区分黑白,向来之基址必详;

判别主宾,旁面之安排有法。

于是旧闻可摭,轶事重提。

自孙吴置戍而楼兴,讫前清国蹙而楼毁。

萧齐缘仙而记迹,费、荀之说未兴;

南朝沿山而命名,鹄、鹤之义可绎。

唐则穆宁董役,诩为会集仙灵;

伯瑾摛文,当世竞传藻彩。

李白送客,际天开远浦之帆;

崔颢题诗,忽地搁谪仙之笔。

宋之兴也,乖崖一度登临,心生万感;

公择两番索句,诗唱二苏。

及其衰也,石湖怅黄鹤之飞,蜀江无语;

放翁手绿枝之玉,遗迹终迷。

盖兹楼之一兴一废,而国家之兴败、人心之悲愉系焉。

元初开国,陈刚中吐恣肆之雄篇;

元季聿衰,释大圭吊缥缈之仙迹。

白石壮西番之塔影,金花散街上之降王。

大汉坟孤,小朝梦醒。

明代定陵以降,由盛入衰;

其先孟载赏雪,怀麓访仙。

阳明托之梦游,桂洲叱为壮观。

郭美命亭间赋物,心念万家;

汪太函楼竣颂功,文留一记。

尘销白日,韵次秦金;

江绕青山,句工华玉。

恬嬉殷盛,游宴频繁。

但赏风月于楼头,更恣讴吟于殿脚。

无何流贼,爇楚炬以俄空;

转瞬遗民,叹仙时之窃换。

冤血浮脂于江岸,梦缘泣别于楚宫。

鹤去亭空,楼随波逝。

清初粗葺于顺治十三年者有上官铉,此一修也。

灾而鼎而构于康熙三年后者,有刘兆骐、张长庚,此再修也。

继而补葺于康熙十三年后者,有蔡毓荣,此三修也。

因而新构于四十一年者,有喻成龙、刘殿衡,此四修也。

五次略修于六十一年者,则满丕、张连登也。

六次大修于乾隆元年者,则史贻直也。

七次彻修于嘉庆元年者,则马慧裕也。

八次捐修于同治七年者,则郭伯荫也。

火经三发,工届八兴。

其盛也,购良材,招良匠,矗立十八丈而形取正方,经久六十年而坚仍如旧。

铁索贯其基础,万牛撼以难移。

栋材搜及荆巫,百公闻而惊叹。

焜耀宸居之题榜,江汉仙踪;

清遒制府之铭章,轩高唱。

其衰也,赭寇三陷方城,纵丙辰之虐焰;

祝融欻来鄂渚,散归德之赤熛。

自是奥略危楼,名由故相;

抱膝像影,颂及穹宫。

江山之风月依然,杨柳之楼台何在?

然则兹楼之一兴一废,而国家之成败、人心之哀乐系焉。

窃谓皇天开劫,沧海扬尘者,运数之所成。

而贞下起元,剥极必复者,人心之所造。

李文叔以名园兴作,卜洛阳之盛衰;

宋景濂以阅江开楼,见金陵之威德。

矧兹楼者,秦蜀湘鄂之巨浸,漭泱浮空;

唐宋明清之鸿文,骈蕃成轴。

诗集弁顾、方两序,诗碑盈斗姥一庭。

流寓贤豪,有戴仲若、张山翁之高逸;

缁黄尊宿,有释惠宗、罗公远之清超。

林苑朝绅,有黎学士、何侍郎之名贵;

儒雅名宦,有朱盘陀、吴白华之词雄。

今日再造此楼,是即以存十七朝之文献故迹也。

武汉文轨云集,车艇电驰。

在昔《吴船录》概,已叹其物产浩穰;

同时《入蜀记》游,复惊其货贿充塞。

钱塘、建康不能过,拟以首都;

川广、淮浙无其豪,跻以大国。

况今日万商渊薮,毕萃汉皋,五洲轮蹄,纷趋夏口。

居留之行李,皇华之使车,登眺盛而万国联欢,招邀频而千金买醉。

驰声海外,蔚为上国之华;

著盛寰中。

碑留异域之口。

印象为之写照,游记之所必书。

今日再有此楼,是即以长泰东西中华之声价也。

至于春秋佳日,节序芳辰,劳工倦作之余,墨客赏心之候,携壶挈榼,引类呼俦。

或握手以言欢,或联吟而选韵。

玩弁山三绝之迹,追黄鹤九老之游。

妇女儿童,相对话仙桃故迹;

贩夫估客,携家拜铁笛仙亭。

绘四民同乐之图,跻一代承平之盛。

今日再有此楼,是即以增中外游眺之清旷也。

自昔酒家舍宅,亚相割资,下及阓阛,上逮台阁,各贻镃货,妙选班陲。

九隅廿柱之构遂成,三层二顶之观立见。

况此地宝源所在,何难移大义鼓铸之余资。

有从来故事可循,庶各仿中统舍钞之盛举。

更冀弁冕英流,军商时杰,开张观听,装点湖山。

拓万古之心胸,腰缠输来鹤背;

竞一时之豪迈,黄金凿自洞中。

画橘酬醪,辛氏惊看化鹤;

投桃报玖,吕公为尔驱蚊。

饼金发屋上之光,输归胜地;

古镜剖腹中之宝,豫兆逢时。

永揭芳名,钱献之濡毫篆额;

如有高作,顾东桥磨石刊碑。

惠以兼金,报之千古。

如梦令·赠修武贾信实

元朝谭处端

入道先生姓贾。日用持心低下。要见本来真,闲里擒猿捉马。擒耍。擒耍。须效谭风害痖。

送修武郑主簿纠郡梓潼兼寄王舍人八韵

唐代徐铉

杖策辞清浴,驱车向梓潼。
栖鸾才乍展,{左口右七}驭气方雄。
暂割趋庭恋,将伸纠郡功。
诗清冲密雪,别酒愬寒风。
山水秦关外,烟花锦里东。
府公名素重,语掾道仍同。
坐啸新知洽,随行旧分通。
当令从此去,不复数文翁。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唐代杜甫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答提点纲马驿程刘修武二首·公干当年子建亲

宋朝杨万里

公干当年子建亲,景文今代大苏宾。绝知将种仍诗种,不放骚人与外人。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唐代杜甫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