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宋朝]: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少年时一股侠气,结交各大都市的豪雄之士。待人真诚,肝胆照人,遇到不平之事,便会怒发冲冠,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站立而谈,生死与共。我们推崇的是出众的勇敢,狂放不羁傲视他人。轻车簇拥联镳驰逐,出游京郊。在酒店里豪饮,酒坛浮现出诱人的春色,我们像长鲸和垂虹那样饮酒,顷刻即干。间或带着鹰犬去打猎,霎那间便荡平了狡兔的巢穴。虽然欢快,可惜时间太过短促。

就像卢生的黄粱一梦,很快就离开京城。驾孤舟飘流于水中,唯有明月相伴。散职侍从官品位卑微,事多繁忙,情怀愁苦。陷入了污浊的官场仕途,担任了繁重的文书事物工作。像我这样成千上万的武官,都被支派到地方上去打杂,劳碌于文书案牍,不能杀敌疆场、建功立业。笳鼓敲响了,渔阳之兵乱起来了,战争爆发了,想我这悲愤的老兵啊,却无路请缨,不能为国御敌,生擒西夏酋帅,就连随身的宝剑也在秋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怅恨自己极不得志,只能满怀惆怅游山临水,抚瑟寄情,目送归鸿。

注释

⑴六州歌头:词牌名。

⑵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化用李白“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及李益“侠气五都少”诗句。五都:泛指北宋的各大城市。

⑶一诺千金: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诺言极为可靠。语出《史记·季布列传》引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⑷盖:车盖,代指车。

⑸飞:飞驰的马。鞚(kòng):有嚼口的马络头。

⑹斗(dǒu)城:汉长安故城,这里借指汴京。

⑺嗾(sǒu):指使犬的声音。

⑻冗(rǒng)从:散职侍从官。

⑼倥(kǒng)偬(zǒng):事多、繁忙。

⑽鹖(hé)弁(biàn):本义指武将的官帽,指武官。

⑾笳鼓:都是军乐器。

⑿渔阳: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地。此指侵扰北宋的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

⒀七弦桐:即七弦琴。桐木是制琴的最佳材料,故以“桐”代“琴”。

写作背景

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写作背景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是宋代词人贺铸的作品。此词上片落笔先从追忆作者在东京度过的六、七年倜傥逸群的侠少生活写起,“侠”、“雄”二字总摄下文,接写豪侠们的“侠”、“雄”品格,勇敢正义,慷慨豪爽,再写豪侠们“侠”、“雄”的具体行藏,驰逐、射猎、豪饮,过着快乐的生活。上片有点有染,虚实相间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弓刀武侠的生动画卷。换头紧承“乐匆匆”三字,用“似黄粱梦”四字转折文意、变换情绪,锋芒直指埋没扼杀人才的封建统治阶级。“笳鼓动”以下六句,是全词的高潮,极写报国无门的悲愤,爱国之情,感人至深。最后三句,变激烈为凄凉,写理想破灭的悲哀。全词风格苍凉悲壮,感情充沛,叙事、议论、抒情结合紧密,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的情怀。

贺铸简介

宋朝·贺铸的简介

贺铸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后迁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贺铸的诗(876篇)〕〔► 贺铸的名句(4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