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桅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注释

⑴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⑵“去人”句:意谓月影靠船很近。

⑶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

⑷“沙头”句: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静静地蜷躺在沙滩上。拳,屈曲。一说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⑸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

写作背景

杜甫《漫成一首》写作背景

《漫成一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的七绝。此诗写夜泊之景。第一句写一个月夜,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第三句写到江岸上屈身的白鹭;第四句写船尾鱼跳动的声音。四句分别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确是“一句一绝”。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全诗以景抒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之情。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杜甫的诗(1922篇)〕〔► 杜甫的名句(2661条)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