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

北戴河:秦皇岛市西南15公里处的渤海海滨,因北戴河流经其境而得名。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

幽燕:指今天河北省北部一带,故叫幽燕。幽指幽州,燕指燕国。在今河北,北京一带。

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秦皇岛:三面环海,是渤海湾一个不冻良港,现已设为市,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它因此得名。

汪:指水势大,深且阔。

谁边:何处,哪里。

往事:过去的事,这里指公元二百零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

越:越过。

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际已一千七百多年。

魏武:即曹操(公元155~220年)。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

挥鞭:原指挥鞭策马,这里指骑马出征。

碣石:碣石是古代山名,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河北乐亭说、河北昌黎说,山东无棣说等。本词应指的是位于河北昌黎。昌黎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1公里,与北戴河毗邻,面积28.8平方公里,形成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渊源,地理位置优越,是五岳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名山、仙山、观海胜地、佛教胜地和旅游胜地。

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指《观沧海》一诗。

萧瑟:秋风吹拂草木的飒飒声音(或指风的阴冷狂暴)。

人间:人世间,这里指时代、社会、世界。

写作背景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写作背景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

毛泽东简介

近现代·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毛泽东的诗(79篇)〕〔► 毛泽东的名句(24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