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江上 > 鉴赏

《江上》赏析

[唐代]:李商隐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文学赏析

这是诗人跋涉旅途上抒发愁思之作。全诗着意表现前路茫茫的悲凉之情,意境凄楚。

首联写登楼远望景色,此处万里清江,言已出峡,点明地点与位置。且此地无边旷野,秋风卷地而来。故而一开篇就充溢着凄怆气氛。

颔联写仰望景色以借景抒情。三句向北之路,借“云通”寄意;四句身在梦境,借“望月”思亲。飘动的云象是要通向家园,但月色却仍带楚城秋意,含蓄地抒发有家难归的郁闷之情。企盼回乡只能托云寄意,而自身却滞留荆楚,难以脱离。

颈联写坎坷失意,无人知遇。那清托的名片字迹已经模糊,却找不到可托靠的人,想回北方京都的路上阻碍重重,这是失职以后辗转求告却一直失意的真实描写。

结联以烟水茫茫象征自己前程渺茫,吾“道”不知所向:是继续“淹留”,或者是“陆发荆南”而返,诗人无法明确。此处以慨叹句直写诗人自己遭际不顺,情绪的低沉苦闷,溢于字里行间。

名家点评

清·程梦星:此亦桂岭府罢北归道中时作,曰“万里”,曰“北望”可见。(《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卷中)

清·姜炳璋:此亦不得志于时之作。观落句,犹有馀望。(《选玉溪生诗补说》)

清·冯浩:江程寓怀之作。三、四左右顾望,下言无所遇合,更向客途,而意在急归也。(《玉谿生诗集笺注》卷二)

清·何焯:(三、四)好句。(《沈辑评本》)

清·屈复:前景后情;杜诗多如此。一、二高亮有神。(《玉溪生诗意》卷五)

清·陆鸣皋:第七句因上有“归途”句,故下一“更”字,两意一串矣。“烟水”二字,仍滞江景,正法之紧密处。(《李义山诗疏》卷上)

清·姚培谦:此东行在道之词。三、四承东来,五、六承北望。七句言从此更前往也。(分体笺注《李义山诗集》卷五)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李商隐的诗(872篇) 李商隐的名句(5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