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傅翕 > 傅翕代表作品

傅翕的诗词

共收录〔104〕首唐代·傅翕的诗:

本页收录傅翕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傅翕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傅翕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傅翕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傅翕的古诗词,欢迎分享。〔更多:傅翕的名句(10条)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其十三·第十三章明寂静无照无得

唐朝:傅翕

君不见诸法但假空施设,寂静无门为法门。

一切法中心为主,馀今不复得心源。

究检心源既不得,岂知诸法并无根。

用此无根心照境,照之分明弥复惛。

即此惛心还自照,正照之理未曾存。

照之与境俱差异,是故智士不能论。

世人往往强分别,无中照见乱精魂。

若能智照亡非照,分别智照复还奔。

诸法本尔谁人作,寂静无寂亦无喧。

故知众生颠倒想,还是众生无上尊。

行路难,路难舍痴而非痴。

飞禽走兽我能伏,只个心贼独难治。

独自诗二十章·其十三

唐朝:傅翕

独自美,迢迢弃朝市。

追昔本愿证无生,不得无生终不止。

颂·其一

唐朝:傅翕

遍参四大海,观寻五阴山。

如来行道处,灵智甚清閒。

宝殿明珠曜,花座美玉鲜。

心王明教法,敷扬般若莲。

净土菩提子,盖得天中天。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其五·第五章明凡圣非一非二

唐朝:傅翕

君不见烦恼茫然非是一,虽复非一亦非多。

若能照知其本际,即是真身卢舍那。

入于微尘亦无碍,无碍体寂遍娑婆。

凡圣两途非二处,生死涅盘常共和。

虽复强立名和字,只个爱痴真佛陀。

般若深空智非智,以无心意制众魔。

馀既诚心学此术,聊抽拙抱作斯歌。

行路难,路难心性实极宽。

贪欲本来常寂灭,智者于此可盘桓。

贪嗔痴·其三

唐朝:傅翕

不须痴,痴被无明六贼欺。

恶业自身心所造,愚迷披却畜生皮。

行路易十五首·其一

唐朝:傅翕

佛生具一体,生佛本来同。

触目皆如此,无心自性中。

行路易,路易不修行。

有无心永息,只个是无生。

有沙门问大士那不出家答曰不敢住家不敢出家尔时又为东乡侯率题二章略说理要云·其一

唐朝:傅翕

脱中如不如,缚中莫如相。

乃会三菩提,如如等无上。

四相诗·其四·死相

唐朝:傅翕

精魄辞生路,游魂入死关。

只闻千万去,不见一人还。

宝马空嘶立,庭花永绝攀。

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

十劝·其八

唐朝:傅翕

劝君八,吃肉之人真罗刹。

今生若也杀他身,来生还被他人杀。

十劝·其九

唐朝:傅翕

劝君九,天堂地狱分明有。

莫将酒肉劝僧人,五百生中无脚手。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其二·第二章明真照无照

唐朝:傅翕

君不见真照分明性无照,通鉴坦荡复无平。

安住无明知明照,了达明照之无明。

一心永断于诸行,始复勤行于不行。

一心非心亦非一,无一无心行不生。

识心即是无生法,非离生法有无生。

若知诸缘性无起,随心颠倒任纵横。

解了空心无隔碍,世间言论不庸争。

若复苦欲争言论,方为贪痴之所盲。

是故经言乐知见,五阴尘劳随复生。

若能专心复本际,自得正道坦然平。

性正心平无有正,假设平正引群生。

行路难,路难常居五阴山。

涅盘虚玄不为寂,虽有生死独清閒。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其十八·第十八章明不思议佛母

唐朝:傅翕

君不见爱欲贪淫诸佛母,诸佛世尊贪欲儿。

从来菩提为我匠,今使我为众匠师。

昔日千端外求佛,佛在衣中今始知。

无量痴心本是道,三毒四倒不思议。

虚妄行慈悯众苦,不知众苦是慈悲。

嗔恚无明最微妙,世间智者不能思。

昔日辛勤学知见,不知知见自无知。

四趣三涂悉非有,三障三脱不分离。

行路难,路难无有俱并忘。

了知烦恼无生相,即是如来坐道场。

四相诗·其三·病相

唐朝:傅翕

忽染沈痾疾,因成卧病身。

妻儿愁不语,朋友厌相亲。

楚痛抽千脉,呻吟彻四邻。

不知前路险,犹向恣贪嗔。

行路易十五首·其五

唐朝:傅翕

有无皆解脱,累息在无生。

菩提是颠倒,生死最为精。

行路易,路易人莫疑。

解我如此语,修道不须师。

十劝·其二

唐朝:傅翕

劝君二,夫人处世莫求利。

纵然求得暂时间,须臾不久归蒿里。

颂二首·其一

唐朝:傅翕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颂·其二

唐朝:傅翕

观此色身中,心王般若空。

圣智安居处,凡夫路不同。

出入无门户,观寻不见踪。

大体宽无际,小心尘不容。

欲得登彼岸,高张智慧篷。

浮沤歌

唐朝:傅翕

君不见骤雨近著庭际流,水上随生无数沤。

一滴初成一滴破,几回销尽几回浮。

浮沤聚散无穷已,大小殊形色相似。

有时忽起名浮沤,销尽还同本来水。

浮沤自有还自无,象空象实总名虚。

究竟还同幻化影,愚人唤作半边珠。

此时感叹閒居士,一见浮沤悟生死。

皇皇人世总名虚,暂借浮沤以相比。

念念人间多盛衰,逝水东注永无期。

寄言世上荣豪者,岁月相看能几时?

行路易十五首·其十五

唐朝:傅翕

无我无人真出家,何须剃发染袈裟。

欲识逍遥真解脱,但看水牛生象牙。

行路易,路易君谛听。

无觉无菩提,无垢亦无净。

颂·其八

唐朝:傅翕

万类同真性,千般体一如。

若人解此法,何用苦寻渠。

四生同一体,六趣会归馀。

无明即是佛,烦恼不须除。

行路易十五首·其三

唐朝:傅翕

无生无处所,无处是无生。

若觅无生处,无生无处生。

行路易,路易坦然平。

无心真解脱,自性任纵横。

十劝·其三

唐朝:傅翕

劝君三,人身难得大须惭。

昼夜六时常念佛,勤修三宝向伽蓝。

率题六章·其六·第六章劝同趣至真解因缘缚

唐朝:傅翕

唯愿趣真道,研虑荡众缘。

累尽超妙国,逍遥无畏天。

行路易十五首·其十四

唐朝:傅翕

无心真无事,无事少人知。

无为无处所,无处是无为。

行路易,路易人莫惊。

无有无为事,空有无为名。

行路易十五首·其八

唐朝:傅翕

佛心与众生,是三终不移。

虚空合真理,人我在无为。

行路易,路易真难测。

寄语行路人,大应须努力。

傅翕简介

唐代·傅翕的简介

傅翕简介资料 傅大士(497~569),本名傅翕,字玄风,号善慧。《续高僧传》称傅弘,又称善慧大士、鱼行大士、双林大士、东阳大士、乌伤居士。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一生未曾出家,而以居士身份修行佛道。梁天监十一年,大士十六岁,娶留妙光为妻,生二子。二十四岁得到天竺僧达摩大师的的指引,发愿精进修道。在道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享年七十有三。傅大士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之尊宿,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宝志并称“梁代三大士”。曾作有300多首诗偈颂文来阐释佛理禅意,劝导世人看破世间的功名利禄,尽心修证佛法,才能最终得到大解脱。其传世著作有《心王铭》《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此或系后人托其名之伪作)《语录》四卷(即《傅大士集》或《善慧大士语录》)《还源诗》等....〔傅翕的诗(104篇) 傅翕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