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释清远 > 释清远代表作品

释清远的诗词

共收录〔312〕首宋朝·释清远的诗:

本页收录释清远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清远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清远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清远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清远的古诗词,欢迎分享。〔更多:释清远的名句(7条)

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一

宋朝:释清远

春来依旧一枝枝,同地同天道不疑。

未彻之言人莫问,令余特地笑嘻嘻。

偈颂一一二首·其二十三

宋朝:释清远

先师当年末后句,与人皮下挑出刺。

譬如六月日中冰,销镕处处皆相似。

后来听响各流传,更加一二与三四。

个中孰是无耳人,明见去来不生死。

与太平四面夜坐

宋朝:释清远

城中应接同摩诘,云外无心似老卢。

月白风清深夜坐,出家全不费工夫。

偈颂一一二首·其三十四

宋朝:释清远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绿水流。

绿水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湖南旧说老杨岐,失却金毛师子儿。

江南江北无觅处,龙门今日顺风吹。

顺风吹,啰啰哩,水急风高下钓矶。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四

宋朝:释清远

大雄山下斑斑虎,触著伤人谁敢顾。

亲遭一口老婆心,何曾用著腰间斧。

偈颂一一二首·其五十八

宋朝:释清远

龙门若为作端午,打动众人涂毒鼓。

髑髅破后遣谁闻,鉴觉尽时敢言普。

是谓南山鳖鼻蛇,好个大雄白额虎。

可怜开眼觅眼人,吓日光中寻入路。

偈颂一一二首·其九十

宋朝:释清远

空生不解岩中坐,春暖桃花树树红。

漏泄天机无觅处,都缘露柱挂灯笼。

灯笼灯笼,却有古风。

露柱露柱,善解提举。

一旦师姑是女儿,大悟堂中吃茶去。

吴公明求赞

宋朝:释清远

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

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

平生香火缘,对比即神通。

偈颂一一二首·其六

宋朝:释清远

净名居士在家人,不二门深入者亲。

一钵上方香积饭,寥寥千古转通津。

偈颂一一二首·其三十

宋朝:释清远

拟思量,何劫悟。

不思量,终莽卤。

欲思不思踏破时,万里无云常显露。

常显露,妙用恒沙非旦暮。

偈颂一一二首·其八十九

宋朝:释清远

释迦世尊已成正觉,弥勒大士当来下生。

老卢持过岭南,达磨携来东土。

各谓度生已毕,我愿云周如何。

六道四生犹在,土石诸山未殒。

净妙国土不逢,为是愿力未充。

为是业果难尽,为复别有道理。

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

褒山定明禅师赞

宋朝:释清远

四海称唐,师出华阳。

不起燕坐,翱翔帝乡。

名与山俱,道逐时芳。

济民助国,能雨能旸。

贫者获富,热者得凉。

群蒙所归,实在不亡。

示栽松僧

宋朝:释清远

一寸灵苗手自栽,前岗后陇作良材。

敢将不朽传他日,唯把青青示后来。

送常侍者西归省亲

宋朝:释清远

本从绵竹过南方,依前归入绵竹去。

井舍犹为旧日居,山川不改当时处。

邻人见之莫惊愕,亲里欢迎断思虑。

有问南方所得时,瘦藤为我聊轻据。

和圭首座二颂·其一

宋朝:释清远

祇论亲切不论时,回笑诸方陷虎机。

一句未容开口对,片帆先逐便风归。

头头有路堪行履,物物无差莫弃违。

不见黄梅足奇士,卢公却得祖师衣。

早起

宋朝:释清远

老来愈见心无事,夜永偏知胆更凉。

浅浅地炉犹有火,依依山月尚临墙。

试将寂灭那伽定,暗写雕虫篆刻章。

刚被啼鸡忽惊断,一时归入正思量。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三

宋朝:释清远

祖佛场中不展戈,后人刚地起詨讹。

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

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五

宋朝:释清远

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头人。

一声残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偈颂一一二首·其四十七

宋朝:释清远

龙门三月半,大鼓声声唤。

唤得一时来,特地生迷乱。

偈颂一一二首·其七十九

宋朝:释清远

何处求通达,疑根自不凡。

顿明心即佛,徒觉海非咸。

善财楼阁路,日进丹霄步。

凡夫云未然,我道常披露。

偈颂一一二首·其九十二

宋朝:释清远

迎日出门去,已觉披烟雾。

冒月望山归,重露湿禅衣。

心悄悄,步迟迟。

无孔笛,再三吹。

哩哩逻,逻逻哩。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犹唱翠眉低。

君更听,莫狐疑。

十忆偈(并叙)·忆双林

宋朝:释清远

一入双林后,天宫事可猜。

卖鱼人不厌,何处见如来。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八

宋朝:释清远

醉眠醒卧不归家,一身流落在天涯。

祖佛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偈颂一一二首·其四十三

宋朝:释清远

劫火威音前,虽有一壶天。

御楼看射猎,不是刈茅田。

如大师求赞

宋朝:释清远

比类则疏,现形仍普。

得在一瞬,照穷千古。

云起吟龙,风生啸虎。

赞之绝辞,瞻焉奚睹。

释清远简介

宋朝·释清远的简介

释清远简介资料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清远诗,以《古尊宿语录》卷三○中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同书卷三四中的《颂古》编为第二卷,同书卷三一语录中散见各处者及见于他书者辑为第三卷。...〔释清远的诗(312篇) 释清远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