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吴澄 > 吴澄名言名句

吴澄的名句

共收录〔14〕首元朝·吴澄的名言名句:

本页收录吴澄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吴澄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吴澄经典语录或喜欢的吴澄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更多:吴澄的诗(97篇)

  • 1. 桃源深处无腥尘,依然平日旧衣巾。展开

    冀州以北健蹄马,一旦群嘶庐霍下。睢阳不遇双貂公,总是开关迎拜者。

    燎原燄燄春复春,不惟捧水惟益薪。海门浪沸会稽坼,血泪交流草莽臣。

    举手日边远与近,不知官守何人问?仲连未即蹈东海,元亮至今尚东晋。

    桃源深处无腥尘,依然平日旧衣巾。拟学渔郎棹舟入,韩良宁忍终忘秦。

    吴澄:《和桃源行效何判县钟作

  • 2. 举手日边远与近,不知官守何人问?展开

    冀州以北健蹄马,一旦群嘶庐霍下。睢阳不遇双貂公,总是开关迎拜者。

    燎原燄燄春复春,不惟捧水惟益薪。海门浪沸会稽坼,血泪交流草莽臣。

    举手日边远与近,不知官守何人问?仲连未即蹈东海,元亮至今尚东晋。

    桃源深处无腥尘,依然平日旧衣巾。拟学渔郎棹舟入,韩良宁忍终忘秦。

    吴澄:《和桃源行效何判县钟作

  • 3.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展开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吴澄:《过枯河

  • 4. 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展开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吴澄:《过枯河

  • 5.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展开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吴澄:《过枯河

  • 6. 睢阳不遇双貂公,总是开关迎拜者。展开

    冀州以北健蹄马,一旦群嘶庐霍下。睢阳不遇双貂公,总是开关迎拜者。

    燎原燄燄春复春,不惟捧水惟益薪。海门浪沸会稽坼,血泪交流草莽臣。

    举手日边远与近,不知官守何人问?仲连未即蹈东海,元亮至今尚东晋。

    桃源深处无腥尘,依然平日旧衣巾。拟学渔郎棹舟入,韩良宁忍终忘秦。

    吴澄:《和桃源行效何判县钟作

  • 7. 见面可怜交臂失,留情聊复转身来。展开

    玉妃一笑本无猜,拗性驴儿去不回。见面可怜交臂失,留情聊复转身来。

    月凝绝艳骎骎远,风送清香款款陪。雪里吟翁吟弗就,过时却与恼痴呆。

    吴澄:《题倒骑驴观梅图

  • 8. 罗浮梦断杳无踪,冰雪仙姿两两逢。展开

    罗浮梦断杳无踪,冰雪仙姿两两逢。缟袂怯单寒后袭,粉妆嫌薄晓来浓。

    迎风一笑知颜厚,临水相看见影重。道眼只将平等视,玉环飞燕总天容。

    吴澄:《叠叶梅

  • 9. 仲连未即蹈东海,元亮至今尚东晋。展开

    冀州以北健蹄马,一旦群嘶庐霍下。睢阳不遇双貂公,总是开关迎拜者。

    燎原燄燄春复春,不惟捧水惟益薪。海门浪沸会稽坼,血泪交流草莽臣。

    举手日边远与近,不知官守何人问?仲连未即蹈东海,元亮至今尚东晋。

    桃源深处无腥尘,依然平日旧衣巾。拟学渔郎棹舟入,韩良宁忍终忘秦。

    吴澄:《和桃源行效何判县钟作

  • 10. 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展开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吴澄:《过枯河

  • 11. 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展开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吴澄:《过枯河

  • 12. 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展开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吴澄:《过枯河

  • 13. 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展开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吴澄:《过枯河

  • 14.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展开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吴澄:《过枯河

    吴澄简介

    元朝·吴澄的简介

    吴澄介绍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 [1-2]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曾著《列子解》,今已佚。...〔吴澄的诗(97篇)  吴澄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