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句 > 卢汝弼的名句 >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出自唐代卢汝弼的《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写作背景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是唐朝诗人卢汝弼(一作卢弼)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总共四首,分别描写春、夏、秋、冬四时边塞的不同情况以及诗中人的情感变化差异。

译文

其一
春风前夜里已经吹进了山海关,遥想故乡的青烟花香都早已经散尽。我的妻子尚不清楚我还能否凯旋归来,每天都应登上望夫山去远望我的军营。
其二
初夏时分,北方卢龙塞外,青草正茂,大雁在平坦的无际原野上哺育着新生的小雁,早晨没有顾及着上天飞翔。近些日子里家乡音信沟通全部中断,仍然还得每天都穿着御寒衣裳。
其三
八月初秋,塞外白霜纷飞,嫩绿的绿树也有一半凋落成了黄色,就连蓬草也都被萧瑟的秋风连根吹断,北方的大雁为了回暖都陆续飞往南国。那从陇西的群山间流泻出的河水还有关山上空的一轮明月当头,将士们个个泪流满面,悲伤地登上白龙堆,向故乡的方向望去。
其四
朔风吹来,夹杂着飘雪,凛冽如同刀割一般;骑着战马在长城窟饮水,更为严寒;半夜里烽火升起,将士们都知道有敌人来侵犯,一时都冲锋上前线,决心要保卫贺兰山。

注释

(1)李秀才:作者的友人,生平不可考。
(2)榆关:当指山海关,在今秦皇岛市东。
(3)少妇:指戍边将士的妻子。
(4)望夫山:山名,此诗中所提望夫山地理位置尚不明确,一说为泛指。
(5)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一带,唐代属平州。
(6)乳:这里指大雁抚养新生的小雁。
(7)寒衣:戍守边塞之人御寒而着之衣物。
(8)八月:农历八月。
(9)蓬根吹断雁南翔:蓬草的根也被秋风吹断,大雁都陆续往南飞去了。
(10)龙堆:指白龙堆,古时西域一沙丘名,今在罗布泊一带。

卢汝弼简介

唐代·卢汝弼的简介

卢汝弼,字子谐,范阳人。景福进士。今存诗八首。(《才调集》作卢弼),登进士第,以祠部员外郎、知制诰,从昭宗迁洛。后依李克用,克用表为节度副使。其诗语言精丽清婉,辞多悲气。诗八首,皆...〔卢汝弼的诗(4篇) 卢汝弼的名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