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句 > 苏轼的名句 >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出自宋朝苏轼的《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
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
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雷塘水干禾黍满,宝钗耕出余鸾龙。
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写作背景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开头用道、佛两家思想观点,将杭州西湖与颍州西湖作等量齐观,出语奇崛,将深奥的哲理运于景物,表现了诗人机敏的谈锋与其能够包容万象的开阔胸襟,表现了他对祖国山山水水一视同仁的热爱。诗中追忆了当初治理杭州西湖,把西湖点化为人间仙境、游览胜地的情景。接着又描写了与赵令畤同治颍州西湖,使之一改旧观,工程未毕诗人移知扬州,却一心只系念颍州西湖的情形,以及得知颍州西湖已由友人主持完成的欣喜和向往。篇末四句对扬州水利弛废表示不满。全诗多用前人诗句、典故,使语言的涵盖面大大扩展,生动而富有理趣。

译文

泰山与秋毫全都没有穷尽,大和小原本出自相比之中。大千世界生成毁灭不过在一粒微尘里,杭州颍州两个西湖看不出有什么雌雄。我在钱塘时开拓西湖使水澄清,十里长堤游乐的男女争比美好风度与颜容。六桥横跨湖面如同越过天河,北山和南屏山这才开始畅通。人们惊讶二十五万丈宽的葑田,本像满天乌云,忽地被席卷一空。前些时在颍州西湖欣赏秋色,颍水如一条绿带萦绕着昭灵宫。因为思念杭州却不可能再到,要借你的月斧使颍州西湖修成清澈面容。著名的二十四桥我并不羡慕,平白换走了颍州十顷湖上的渌水清风。雪塘水已干涸长满了禾黍,种田人耕出前朝宫人发钗上的鸾龙。明年你这诗客前来扬州凭吊古迹,将伴我在凉夜里叹息如同秋虫。

注释

⑴赵德麟:赵令畤,诗人,苏轼好友,苏知颍州时赵任通判。
⑵太山:即泰山。秋毫:鸟兽之毛,至秋更生,细而末锐,谓之秋毫,常以之喻事物之微细者。
⑶钜(jù)细:大和小
⑷“大千”句:大千,也称三千大千世界,佛家用以称谓广大世界。《法华经》:“譬如有经卷书写:三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尘中,时有智人破微尘出此经卷。”并说每一大千世界历劫则碎为一微尘。大千,大千世界,佛教语,谓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是一小世界;一千小世界合起来就是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就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就是大千世界,总称三大千世界,指广大无边的世界。一尘,一粒微尘,佛家比喻极小的量。
⑸杭颍:指杭州西湖与颍州西湖。雌雄:喻胜负、高下。
⑹“我在”句:言诗人知杭州时疏浚西湖事。渌(lù),清澈。
⑺大堤句:乐府《大堤曲》:“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诗·国风·郑风·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大兮大堤,指西湖挖出淤泥所筑之十里长堤,人称“苏公堤”或“苏堤”。昌,健壮美好貌。丰,丰满,漂亮。
⑻六桥:指苏轼主持架筑的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天汉:天河,此处比喻西湖。
⑼北山、南屏:为西湖北与西湖南两座山名。
⑽“忽惊”二句:苏轼《乞开杭州西湖状》云,西湖“自国初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辄已差官打量湖上葑田,计二十五万余丈。”诗人疏浚了“如云翳空”的杂草丛生、淤塞过半的西湖,故云。葑(fēng),菰根,即茭白根,此处泛指水草。
⑾朅(qiè)来:犹尔来。颍尾:指颍州西湖,因其在颍水下游,故云。弄秋色:诗人于元祐六年秋至颍州,故云。
⑿昭灵宫:祀张路斯张龙公的庙。张路斯,颍上人。欧阳修《集古跋尾》卷十《张龙公碑》:“赵耕撰,云:君讳路斯,颍上百社人也。······景龙中为宣城令······公罢令归,每夕出,自戌至丑归,体常冷且涩。砥异而询之,公曰:‘吾龙也。’”“余尝以事至百社村,过其祠下······岁时祷雨,屡获其应,汝阴人尤以为神也。”神宗熙宁间诏封张路斯为昭灵侯。
⒀坐:因。吴越:指杭州。
⒁“借君”句:用修月典故借指修治颍州西湖。月斧,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太和中郑仁本表弟······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襆物,方眠熟,即呼之······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千二万户修,予即一数。’因开襆,有斤凿数事。”朣胧,似明不明貌。潘岳《秋兴赋》:“月朣胧以含光兮”,此以月不明比喻湖水不清澈。
⒂二十四桥:有二说,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云:“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可纪者有二十四桥。”注明“今存”者只有六桥及一处“新桥”。二,《扬州画舫录》卷二十五谓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⒃十顷玻璃:指颍州四湖。玻璃:古时指天然水晶石,此处比喻湖水清澈。
⒄“雷塘”句:意谓隋唐时清澈的雷塘已湮废,变为民田。雷塘,一名雷陂,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江都,隋炀帝生前常携宫人来此游玩。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改葬炀帝于雷塘南平冈上。
⒅“宝钗”句:谓雷塘水枯成田,耕出前朝宫妃残缺的首饰。

苏轼简介

宋朝·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苏轼的诗(3136篇) 苏轼的名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