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

  • 21. 起四欢喜,行四圣种。展开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净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来亲试,迦叶称首。
    圣教推崇,哲人遵守。
    衣三食四,住处五名。
    曰十二行,对治修行。
    十三或八,要以三并。
    练磨三境,摄化三乘。
    起四欢喜,行四圣种。
    以戒为基,止观相踵。
    大矩崇规,链金烹矿。
    号菩萨僧,志惟坚勇。
    知足少欲,伏我受根。
    无取无著,情绝所存。
    若有赞者,同赞世尊。
    续佛慧命,开佛正门。
    在昔能仁,嘱付弥勒。
    守护三宝,後五百岁。
    弥勒称扬,此行为最。
    适当其时,应身出世。
    阿兰若处,作众依归。
    则先贤轨,发薙肩垂。
    白麻劫贝,不随染衣。
    表如玉雪,不受尘泥。
    心寂为禅,心净为教。
    内外相应,方名修道。
    事贵简严,理惟幽奥。
    不具信根,玄关莫造。
    祈生兜率,天乐非贪。
    菩提熏种,慈氏言参。
    其或超越,罔假司南。
    十方法界,同我伽蓝。

    黄庭坚的名句:出自《头陀赞

  • 22. 佛心之子毒蛇心,欢喜无端变作嗔。展开
    佛心之子毒蛇心,欢喜无端变作嗔。
    五处住山开毒口,不知喷杀几多人。

    释了惠的名句:出自《悼虎丘枯椿和尚·佛心之子毒蛇心

  • 23. 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歌笑频颠狂。展开

    道人四时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
    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歌笑频颠狂。
    忆昔我为混沌王,洞见末劫寿不长。
    尽召群仙列殿下,敕宣餐菊长生方。
    我今化身游下土,一嚼清凉彻肺腑。
    顿令心地豁然开,迸出明珠耀今古。
    普入变化妙如意,能为一切主中主。
    尘尘刹刹黄金身,永救娑婆众生苦。

    郑思肖的名句:出自《餐菊花歌

  • 24. 妇翁欢喜婿远来,阿妇见爷双靨开。展开
    去年中秋吾庐成,月华逾昼风露清。
    今年中秋来安康,风凉雨冷天无光。
    去年把酒诸子舆,月落尊空未归去。
    今年把酒兴如故,有月无月不须虑。
    妇翁欢喜婿远来,阿妇见爷双靨开。
    是风是雨是明月,管甚阴晴与圆缺。
    但愿吾身益强健,莫使骨肉叹南北。

    刘学箕的名句:出自《安康中秋书怀

  • 25. 惠政从来到处宽,民心欢喜吏心寒。展开
    惠政从来到处宽,民心欢喜吏心寒。
    醉翁亭畔霜初肃,酿酒泉边菊未乾。
    紫绶绣衣催传送,黄童白叟挽车看。
    今君已是滁阳守,父老犹称魏长官。

    王洋的名句:出自《送魏滁洲

  • 26. 且健须欢喜,虽衰莫叹嗟。展开
    每日河南府,依然似到家。杯尝七尹酒,树看十年花。且健须欢喜,虽衰莫叹嗟。迎门无故吏,侍坐有新娃。暖阁谋宵宴,寒庭放晚衙。主人留宿定,一任夕阳斜。

    白居易的名句:出自《自罢河南已换七尹每一入府怅然旧游因宿内厅…韦尹常侍

  • 27. 若有欢喜信乐心,下至十念即往生。展开
    稽首西方安乐刹,弥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种种修多罗,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净心,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大宝积经如是说。
    五逆地狱众火现,值善知识发猛心。
    十念称佛即往生,十六观经如是说。
    若有欢喜信乐心,下至十念即往生。
    若不尔者不成佛,四十八愿如是说。
    诸有闻名生至心,一念回向即往生。
    唯除五逆谤正法,无量寿经如是说。
    临终不能观及念,但作生意知有佛。
    此人气绝即往生,大法鼓经如是说。
    一日一夜悬缯盖。专念往生心不断。
    卧中梦佛即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昼夜一日称佛名,殷勤精进不断绝。
    展转相劝同往生,大悲经中如是说。
    一日二日若七日,执持名号心不乱。
    佛现其前即往生,阿弥陀经如是说。
    若人闻彼阿弥陀,一日二日若过等。
    系念现前即往生,般舟经中如是说。
    十日十夜六时中,五体礼佛念不断。
    现见彼佛即往生,鼓音王经如是说。
    十日十夜持斋戒,悬缯幡盖然香灯。
    系念不断得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七七日。
    现身见佛即往生,大集经中如是说。
    若人自誓常经行,九十日中不坐卧。
    三昧中见阿弥陀,佛立经中如是说。
    若人端坐正西向,九十日中常念佛。
    能成三昧生佛前,文殊般若如是说。
    我于众经颂少分,如是说者无穷尽。

    释遵式的名句:出自《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 28. 作是决定心,心生大欢喜。展开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诸佛大菩萨,常为救众生。
    舍头目身命,不计河沙数。
    代鸽弃王身,全螘委龙命。
    流水济枯鱼,萨{左土右垂}充饥虎。
    历劫遍行慈,慈善力成就。
    佛无一切心,唯有慈心在。
    若有行慈者,不杀不食肉。
    仰愿佛威神,世世常加护。
    杀生佛所说,即杀自父母。
    亦杀自妻女,兄弟及姊妹。
    一切田女摄,皆曾为父母。
    生生所受胎,从之禀遗体。
    受一畜生形,骨血如山海。
    一一类中身,生生不可计。
    轮回六道间,展转为亲属。
    故食诸众生,名食父母肉。
    又观一切身,悉是我本体。
    自肉及他肉,其实是一肉。
    如舍前后住,亦名为我舍。
    当知食肉人,即食自身肉。
    佛观如来藏,佛界众生界。
    一界无二界,一切肉一肉。
    伎儿暂变易,元是一人身。
    若欲杀众生,当起诸佛想。
    猎师屠儿辈,及捕鱼鸟人。
    众生遥见者,皆生必死怖。
    谓此恶心人,贪利及肉味。
    手持利刀箭,念欲杀我身。
    飞翔及潜竄,惊怖而远避。
    常与诸众生,起大冤对想。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
    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
    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为利刹众生,以财网诸肉。
    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汝听杀生者,死堕地狱处。
    铁城高八万,四千由旬量。
    长广亦复然,满中猛火炎。
    表里皆洞赤,猘狗守四门。
    狱卒声雷震,两眼如电光。
    驱汝杀生人,入中而受苦。
    力士执铁矛,矛身长一丈。
    利刃阔八寸,望胸撞罪人。
    胸入背上出,苦痛不堪闻。
    千万亿岁中,受斯极大苦。
    汝听食肉人,死堕阿鼻狱。
    铁屋亦高广,八万由旬量。
    四门猛火炎,南北皆交彻。
    铁墙铁罗网,铁枷铁杻械。
    一一火烧之,皆令其洞赤。
    食肉受斯苦,亿百千万岁。
    汝听煮肉人,堕镬汤地狱。
    一万有二千,深广由旬量。
    昼夜猛火然,涌涌汤常沸。
    于中受大苦,一万七千岁。
    汝听炙肉人,堕热铁床狱。
    其狱有八千,纵广由旬量。
    床下猛火烧,罪人卧其上。
    心肝肉焦烂,一万二千岁。
    汝听切肉人,死堕斫剉狱。
    五百大力士,利刀斩罪人。
    万段至微尘,业风吹更活。
    如是终复始,一万二千岁。
    汝听养群鸡,为贪肥肉者。
    一鸡于一日,计食五百虫。
    主人当半罪,同鸡堕地狱。
    其狱盛热粪,八万由旬量。
    人鸡俱入中,满五千万岁。
    汝听捕猎人,安锵及设{左木右强}。
    罥索安陷穽,利刃放鹰犬。
    四边竞围合,逼逐杀众生。
    死堕铁轴狱,方丈一万钉。
    驱上轮一币,遍体万钉刺。
    举身悉交彻,苦痛不可忍。
    百千万岁中,受斯对报苦。
    杀生食肉者,从诸地狱出。
    受饿罗刹身,师子豺虎狼。
    猫狸鸱枭鹫,唯捕新血肉。
    众生各藏护,不令其得便。
    饥火常烧心,念念思他肉。
    由是恶熏习,大慈种永断。
    设得生人中,残疾命短促。
    愚痴谤因果,死还堕地狱。
    佛说此语时,无量诸罗刹。
    悲号誓断肉,及护断肉人。
    汝今闻此经,云何不改过。
    徒劳生为人,不及食人鬼。
    慎莫烧山野,慎莫破堤塘。
    莫伐有巢树,莫烧含蠹薪。
    若见杀众生,方便常救护。
    南无十方佛,大智德世尊。
    我欲劝众生,舍酒求明慧。
    如佛之所说,饮酒多过患。
    八万尘劳门,三十五种失。
    悉以酒为本,汝等应谛观。
    酒酣心眩乱,六识尽昏迷。
    君臣乖仪节,父子绝尊卑。
    母女乱其风,礼检不能制。
    如舍婆提国,有鸯掘摩罗。
    酒醉淫泆母,因慈杀其父。
    母复通外情,将刀复害之。
    亦如莎伽陀,神通大罗汉。
    因游支提国,渐到跋陀村。
    彼有大毒龙,字庵婆罗提。
    其龙甚暴恶,侵害彼村人。
    罗汉神通力,降伏毒龙已。
    村人思报恩,多设苏孔糜。
    有女设糜已,忧其发冷病。
    遂取水色酒,奉上大罗汉。
    罗汉谓是水,饮已酒力发。
    迷酒到寺门,衣钵弃余处。
    醒时用神力,能伏大毒龙。
    醉后如死人,不能伏蝦蟆。
    世尊命罗汉,及诸比丘众。
    至彼罗汉所,因兹制酒戒。
    正法念经说,阎罗责置人。
    将驱入地狱,先说如是偈。
    酒能乱人心,令人如羊等。
    不知作不作,如是应舍酒。
    若酒醉之人,如死人无异。
    若欲常不死,彼人应舍酒。
    酒是诸过处,常能不饶益。
    一切恶道阶,黑闇所在处。
    饮酒到地狱,亦到饿鬼处。
    行于玄生业,是酒过所诳。
    酒为毒中毒,地狱中地狱。
    病中之大病,是佛之所说。
    若人饮酒者,无因缘欢喜。
    无因缘而瞋,无因缘作恶。
    于佛所生痴,坏世出世事。
    烧解脱如火,所谓酒一法。
    若人能舍酒,正行于法戒。
    彼到第一处,无死无生处。
    莫饮无明酒,能为众苦因。
    声闻住明脱,犹是醉归人。
    若是病苦时,应当观病本。
    从痴有爱生,习业招病果。
    耆婆尽道术,尚不能救疗。
    岂有世药酒,而能瘥我病。
    酒为放逸根,不饮闭恶道。
    宁舍百千身,不毁犯酒戒。
    宁使身乾枯,终不饮此酒。
    假使毁犯戒,寿命满百年。
    不如护禁戒,即时身磨灭。
    决定能使瘥,我犹故不饮。
    况今不定知,为瘥为不瘥。
    作是决定心,心生大欢喜。
    即护见真谛,所患即消除。
    汝听酿酒家,死堕醎糟狱。
    亦堕沸灰中,一万八千岁。
    汝听沽清酒,死堕酒池狱。
    满中如洋铜,入其中受苦。
    汝听饮酒人,死堕灌口狱。
    手自酌铜汁,昼夜灌其口。
    汝听人将酒,逼劝持戒人。
    死入冰池狱,八千万岁苦。
    皮肉皆破裂,日夜百死生。
    然后五百生,生辄无两臂。
    汝听或强力,或时因戏笑。
    持酒与僧尼,强伏令其饮。
    死堕截膝狱,六百万岁中。
    五百大力士,常截其两膝。
    乃至过酒器,五百世无手。
    常作螘虱形,曲蛆及蝇蚋。
    痴执无知虫,一一五百世。
    汝听吉陀婆,沽酒梳堕井。
    罗汉饮其水,八万圣皆醉。
    由是恼圣人,死堕锯床狱。
    八万大劫中,常受锯解苦。
    后出得为人,其身长三尺。
    颜貌青黑色,耳鼻孔闭塞。
    无眼唇褰缩,手足无十指。
    何况破戒心,持酒逼他饮。
    多见世愚人,逼他食酒肉。
    自不能清净,都无羞耻心。
    复将不净食,凌逼破他戒。
    宁可断人命,莫破他善心。
    杀命一死生,未必至三趣。
    破戒失人天,及失解脱法。
    汝听断酒肉,所得福德利。
    有人持七宝,国城妻子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乃至满大千,七宝持布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假使为求福,锻金以为人。
    其数百千万,持用广布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假使有佛子,造幡华宝盖。
    满三千大千,持用供养佛。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犯之罪即重,持之福亦深。
    善恶长形对,苦乐镇相寻。
    及健速回首,早计各悛心。
    莫待无常到,如瓶满自沈。
    勉哉须努力,同侍七宝林。

    释遵式的名句:出自《诫酒肉慈慧法门

  • 29. 若人饮酒者,无因缘欢喜。展开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诸佛大菩萨,常为救众生。
    舍头目身命,不计河沙数。
    代鸽弃王身,全螘委龙命。
    流水济枯鱼,萨{左土右垂}充饥虎。
    历劫遍行慈,慈善力成就。
    佛无一切心,唯有慈心在。
    若有行慈者,不杀不食肉。
    仰愿佛威神,世世常加护。
    杀生佛所说,即杀自父母。
    亦杀自妻女,兄弟及姊妹。
    一切田女摄,皆曾为父母。
    生生所受胎,从之禀遗体。
    受一畜生形,骨血如山海。
    一一类中身,生生不可计。
    轮回六道间,展转为亲属。
    故食诸众生,名食父母肉。
    又观一切身,悉是我本体。
    自肉及他肉,其实是一肉。
    如舍前后住,亦名为我舍。
    当知食肉人,即食自身肉。
    佛观如来藏,佛界众生界。
    一界无二界,一切肉一肉。
    伎儿暂变易,元是一人身。
    若欲杀众生,当起诸佛想。
    猎师屠儿辈,及捕鱼鸟人。
    众生遥见者,皆生必死怖。
    谓此恶心人,贪利及肉味。
    手持利刀箭,念欲杀我身。
    飞翔及潜竄,惊怖而远避。
    常与诸众生,起大冤对想。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
    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
    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为利刹众生,以财网诸肉。
    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汝听杀生者,死堕地狱处。
    铁城高八万,四千由旬量。
    长广亦复然,满中猛火炎。
    表里皆洞赤,猘狗守四门。
    狱卒声雷震,两眼如电光。
    驱汝杀生人,入中而受苦。
    力士执铁矛,矛身长一丈。
    利刃阔八寸,望胸撞罪人。
    胸入背上出,苦痛不堪闻。
    千万亿岁中,受斯极大苦。
    汝听食肉人,死堕阿鼻狱。
    铁屋亦高广,八万由旬量。
    四门猛火炎,南北皆交彻。
    铁墙铁罗网,铁枷铁杻械。
    一一火烧之,皆令其洞赤。
    食肉受斯苦,亿百千万岁。
    汝听煮肉人,堕镬汤地狱。
    一万有二千,深广由旬量。
    昼夜猛火然,涌涌汤常沸。
    于中受大苦,一万七千岁。
    汝听炙肉人,堕热铁床狱。
    其狱有八千,纵广由旬量。
    床下猛火烧,罪人卧其上。
    心肝肉焦烂,一万二千岁。
    汝听切肉人,死堕斫剉狱。
    五百大力士,利刀斩罪人。
    万段至微尘,业风吹更活。
    如是终复始,一万二千岁。
    汝听养群鸡,为贪肥肉者。
    一鸡于一日,计食五百虫。
    主人当半罪,同鸡堕地狱。
    其狱盛热粪,八万由旬量。
    人鸡俱入中,满五千万岁。
    汝听捕猎人,安锵及设{左木右强}。
    罥索安陷穽,利刃放鹰犬。
    四边竞围合,逼逐杀众生。
    死堕铁轴狱,方丈一万钉。
    驱上轮一币,遍体万钉刺。
    举身悉交彻,苦痛不可忍。
    百千万岁中,受斯对报苦。
    杀生食肉者,从诸地狱出。
    受饿罗刹身,师子豺虎狼。
    猫狸鸱枭鹫,唯捕新血肉。
    众生各藏护,不令其得便。
    饥火常烧心,念念思他肉。
    由是恶熏习,大慈种永断。
    设得生人中,残疾命短促。
    愚痴谤因果,死还堕地狱。
    佛说此语时,无量诸罗刹。
    悲号誓断肉,及护断肉人。
    汝今闻此经,云何不改过。
    徒劳生为人,不及食人鬼。
    慎莫烧山野,慎莫破堤塘。
    莫伐有巢树,莫烧含蠹薪。
    若见杀众生,方便常救护。
    南无十方佛,大智德世尊。
    我欲劝众生,舍酒求明慧。
    如佛之所说,饮酒多过患。
    八万尘劳门,三十五种失。
    悉以酒为本,汝等应谛观。
    酒酣心眩乱,六识尽昏迷。
    君臣乖仪节,父子绝尊卑。
    母女乱其风,礼检不能制。
    如舍婆提国,有鸯掘摩罗。
    酒醉淫泆母,因慈杀其父。
    母复通外情,将刀复害之。
    亦如莎伽陀,神通大罗汉。
    因游支提国,渐到跋陀村。
    彼有大毒龙,字庵婆罗提。
    其龙甚暴恶,侵害彼村人。
    罗汉神通力,降伏毒龙已。
    村人思报恩,多设苏孔糜。
    有女设糜已,忧其发冷病。
    遂取水色酒,奉上大罗汉。
    罗汉谓是水,饮已酒力发。
    迷酒到寺门,衣钵弃余处。
    醒时用神力,能伏大毒龙。
    醉后如死人,不能伏蝦蟆。
    世尊命罗汉,及诸比丘众。
    至彼罗汉所,因兹制酒戒。
    正法念经说,阎罗责置人。
    将驱入地狱,先说如是偈。
    酒能乱人心,令人如羊等。
    不知作不作,如是应舍酒。
    若酒醉之人,如死人无异。
    若欲常不死,彼人应舍酒。
    酒是诸过处,常能不饶益。
    一切恶道阶,黑闇所在处。
    饮酒到地狱,亦到饿鬼处。
    行于玄生业,是酒过所诳。
    酒为毒中毒,地狱中地狱。
    病中之大病,是佛之所说。
    若人饮酒者,无因缘欢喜。
    无因缘而瞋,无因缘作恶。
    于佛所生痴,坏世出世事。
    烧解脱如火,所谓酒一法。
    若人能舍酒,正行于法戒。
    彼到第一处,无死无生处。
    莫饮无明酒,能为众苦因。
    声闻住明脱,犹是醉归人。
    若是病苦时,应当观病本。
    从痴有爱生,习业招病果。
    耆婆尽道术,尚不能救疗。
    岂有世药酒,而能瘥我病。
    酒为放逸根,不饮闭恶道。
    宁舍百千身,不毁犯酒戒。
    宁使身乾枯,终不饮此酒。
    假使毁犯戒,寿命满百年。
    不如护禁戒,即时身磨灭。
    决定能使瘥,我犹故不饮。
    况今不定知,为瘥为不瘥。
    作是决定心,心生大欢喜。
    即护见真谛,所患即消除。
    汝听酿酒家,死堕醎糟狱。
    亦堕沸灰中,一万八千岁。
    汝听沽清酒,死堕酒池狱。
    满中如洋铜,入其中受苦。
    汝听饮酒人,死堕灌口狱。
    手自酌铜汁,昼夜灌其口。
    汝听人将酒,逼劝持戒人。
    死入冰池狱,八千万岁苦。
    皮肉皆破裂,日夜百死生。
    然后五百生,生辄无两臂。
    汝听或强力,或时因戏笑。
    持酒与僧尼,强伏令其饮。
    死堕截膝狱,六百万岁中。
    五百大力士,常截其两膝。
    乃至过酒器,五百世无手。
    常作螘虱形,曲蛆及蝇蚋。
    痴执无知虫,一一五百世。
    汝听吉陀婆,沽酒梳堕井。
    罗汉饮其水,八万圣皆醉。
    由是恼圣人,死堕锯床狱。
    八万大劫中,常受锯解苦。
    后出得为人,其身长三尺。
    颜貌青黑色,耳鼻孔闭塞。
    无眼唇褰缩,手足无十指。
    何况破戒心,持酒逼他饮。
    多见世愚人,逼他食酒肉。
    自不能清净,都无羞耻心。
    复将不净食,凌逼破他戒。
    宁可断人命,莫破他善心。
    杀命一死生,未必至三趣。
    破戒失人天,及失解脱法。
    汝听断酒肉,所得福德利。
    有人持七宝,国城妻子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乃至满大千,七宝持布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假使为求福,锻金以为人。
    其数百千万,持用广布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假使有佛子,造幡华宝盖。
    满三千大千,持用供养佛。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犯之罪即重,持之福亦深。
    善恶长形对,苦乐镇相寻。
    及健速回首,早计各悛心。
    莫待无常到,如瓶满自沈。
    勉哉须努力,同侍七宝林。

    释遵式的名句:出自《诫酒肉慈慧法门

  • 30. 一家内外人,无不生欢喜。展开
    凤皇失其侣,三年独彷徨。
    岂无云中鹤,矫矫非所当。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阳。
    杨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年甫十一岁,许聘唐家郎。
    庭前植嘉树,庭后植垂杨。
    辛夷为屋柱,玳瑁为屋梁。
    木兰为横桷,文桂为直阑。
    堂上珊瑚枝,室中五木香。
    朝日照清池,游戏双鸳鸯。
    鹤鸣南北牖,花发东西厢。
    头上何所饰,郁金为凤凰。
    腰间何所佩,鸣玉双琅玕。
    上体紫罗襦,下体缃绮裳。
    手中著约指,耳后垂明珰。
    轻盈展素足,秀色修娥扬。
    言辞若兰蕙,动静随安详。
    年年藏闺中,邻里不一见。
    少小遵姆训,十三能织绢。
    十五理中厨,十七通经传。
    十九议婚约,婉娈人所羡。
    天道信倚伏,人事不可限。
    吉日在须臾,女婿忽染患。
    亻厌亻厌几何时,一夕朝露变。
    所闻朝露变,恸绝不复苏。
    举家尽惶怖,事至奈如何。
    冷水洒其面,心臆生微温。
    久久魂归来,气结聊复言:“实乃妾不幸,庆门罹祸端。
    愿毕所从志,尔辈毋烦喧。
    ”脱我紫罗襦,缃绮不复顾。
    凤凰郁金钗,琅玕鸣玉佩。
    纷纷非所有,寂寂委诸地。
    明珰与约指,此类永相弃。
    矢志同皦日,终天有如此。
    膏沐不再施,被服但缟素。
    青丝红绿丝,兼箱付女弟。
    父母心则善,内戚生异议。
    块焉居岁余,媒氏来相闻:“村南有贵宅,美好令郎君。
    云从多仆御,具足称田园。
    郎君年二十,读书饱经文。
    门户实相当,便可结婚姻。
    ”云芳听此语,掩面生号泣:“无端贝萋锦,无故蝇止棘

    我心磨不磷,我心卷匪席。
    但得从容死,何乃相逼迫。
    ”从此绝勺水,六日不一入。
    阿母见怜女,哽咽慰相及:“彼徒哓哓耳,幸毋伤弱质。
    吾已峻拒之,还可就饮食。
    愿毕尔所志,勿为久邑邑。
    ”于中事不成,腴言误彼宅:“此女如花好,此女如玉立

    知书服大义,意向多卓识。
    为服尽三年,庶可成家室。
    ”茕茕三年来,兀兀如一日。
    媒氏复登门,良吉当及时。
    为合二姓好,殷勤求结褵。
    诸姑与伯姊,宛转劝言辞:“门户有如此,胡乃大迷离。
    先许得书生,后许得富儿。
    荣悴若霄壤,安用多狐疑。
    可惜桃李年,春风徒自持。
    可惜合欢帐,寂寞守空闺。
    前路一何迈,为事当三思。
    今当就欢庆,往事休烦悲。
    ”饮泣答诸姑:“礼义全不知。
    古道日已远,末俗日已隳。
    妇人从一终,金石亮不渝。
    乞亲五亩田,佐以流黄机。
    布帛聊御寒,粗粝聊支饥。
    长斋事空王,永得相皈依。
    众人徒嚣嚣,安知心所私。
    秽污及吾耳,即与世间辞。
    九原如有会,拚此一贱躯。
    ”握拳爪透肉,嚼齿血流颐。
    珠陨泽不灭,兰死香不衰。
    本为奇一世,反为世所哀。
    是时十九日,月令在孟冬。
    婚家执前约,再遣媒相通。
    血色红锦笺,一一共银封。
    彩盒多喜气,玉茗生春风。
    旋行纳采礼,乃在季月中。
    云芳忽心动,耳目如有营。
    案上见彼物,问自来何从。
    众中无以对,亮得知此衷。
    名笺裂万缕,擗地捶心胸:“天地非不广,一身胡不容!
    孤魂去杳杳,我命旦夕终。
    ”悲风起西北,白日何冥蒙。
    林鸟声哑哑,山鬼啼墙东。
    条忽过七日,已是良辰期。
    上堂拜父母:“女魂有所归。
    女魂有所归,父母愿勿思。
    夜来有所梦,吾祖髧髦俱。
    在世知不久,将欲游冥冥。
    生小养娇痴,不知父母恩。
    旦夕领清诲,何以报寸心。
    伤念垂暮景,永别谁相存。
    ”回言嘱幼弟:“甚勿堕家声。
    高堂逼西日,定省慎晨昏。
    出外就师训,诗书须讨论。
    ”“阿妹已长大,女红当自勤。
    向人作威仪,和颜来六亲。
    ”生别岂不苦,死别不复生。
    父母与弟妹,慰言各殷殷:“志意但由汝,安用怀此心。
    婿墓亦不远,相去廿里程。
    奈尔纤纤步,不堪道上行。
    ”“此实区区怀,第恐不容情。
    愿得死一处,犹胜存一身。
    ”左右闻此语,戚戚皆涕零。
    明旦启房栊,绮窗自梳洗。
    饮则还举杯,食则还举箸。
    楚楚美容仪,盈盈好举止。
    哭泣不复为,向人作言语。
    一家内外人,无不生欢喜。
    今日心已回,固知近好事。
    晻晻日西下,沉沉结昏雾。
    承颜暮餐毕,华灯阁中启。
    独自镜台前,晚妆还为理。
    急使侍儿寝,并不由汝意。
    缟衣穿上身,素裳备下体。
    头上著荆钗,足下具麻履。
    可怜金跳脱,可惜金约指。
    一一留箧中,物物不随己。
    素琴徒自张,明镜亦为翳。
    四顾无人声,空隙来阴吹。
    肌栗凛生寒,不知此何际。
    仰瞻帷之外,复在床之里。
    我死甘如饴,今宵得其所。
    白帨绞作绳,正梁堪作系。
    引颈入绳中,夜半悠悠逝。
    忽然闻嘑声,阖家尽惊起。
    颠仆奔老母,仓卒呼侍婢。
    秉烛上阁中,慌忽不得视。
    竞力向后床,魂魄已飞扬。
    一时扶掖下,五体如冰僵。
    颜面即如是,不黑不萎黄。
    安然得所归,贞志谅已偿。
    唐家因卜地,乃是淀湖涯。
    灵翙向晓发,前路行迟迟。
    道傍千万人,拥看生嗟咨。
    流水为呜咽,去马为酸悲。
    两棺合一冢,所葬亦所宜。
    风闻下旌诏,光彩生乡闾。
    煌煌树绰楔,巍巍建灵祠。
    青山为环抱,绿树为连枝。
    上有芙容花,并蒂开奇姿。
    下有鸳鸯鸟,交颈声和谐。
    寄语后来者,爱惜当自知。
    湖水有时竭,兹冢毋坏之。

    吴鼎芳的名句:出自《唐嘉会妻

  • 31. 国师欢喜问如何,冬至寒食一百五。展开
    一气潜回,百昌萌动。
    君子道长兮露柱咨参,小人道消兮灯笼作舞。
    义出丰年,道复太古。
    国师欢喜问如何,冬至寒食一百五。

    释智愚的名句:出自《偈颂二十一首·一气潜回

  • 32. 慈悲欢喜容,如出旃檀林。展开
    蜀人多巧思,组绣用功深。
    生绡三尺余,成此观世音。
    慈悲欢喜容,如出旃檀林。
    莲花随步武,缨络缦衣襟。
    手中杨柳枝,时布慈云阴。
    誓度诸有情,能以音声寻。
    由茲善幻力,使我生恭钦。
    仰瞻大自在,本以一寸针。
    众生与诸佛,其实同此心。
    愿学闻思修,苦海脱浮沉。

    章甫的名句:出自《绣观音

  • 33. 有能欢喜受供养,聪明一一安排著。展开
    黄龙一卧十五年,搅潭惊起旧头角。
    张公搅潭是好心,但向西江起风雹。
    河阳新妇画蛾眉,老婆不可重新学。
    长连体上铺棘针,满钵饭飣铁菱角。
    有能欢喜受供养,聪明一一安排著。
    张公若问解何宗,食月虾蟆救月弓。

    黄庭坚的名句:出自《送黄龙晓禅师住观音颂

  • 34. 久住灵游今日过,历翁欢喜劝椒杯。展开
    昔躔初度本除灾,何意重逢作病媒。
    久住灵游今日过,历翁欢喜劝椒杯。

    范成大的名句:出自《占星者谓命宫月孛,独行无害,但去年复照作·昔躔初度本除灾

  • 35. 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展开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
    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
    寒蝉暂寂寞,蟋蟀鸣自恣。运行无穷期,禀受气苦异。
    适时各得所,松柏不必贵。
    彼时何卒卒,我志何曼曼。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
    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
    归还阅书史,文字浩千万。陈迹竟谁寻,贱嗜非贵献。
    丈夫意有在,女子乃多怨。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
    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
    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离离挂空悲,戚戚抱虚警。露泫秋树高,虫吊寒夜永。
    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
    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
    今晨不成起,端坐尽日景。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冏冏。
    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尘埃慵伺候,文字浪驰骋。
    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
    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
    寒鸡空在栖,缺月烦屡瞰。有琴具徽弦,再鼓听愈淡。
    古声久埋灭,无由见真滥。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
    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
    岂必求赢馀,所要石与甔.
    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问我我不应,馈我我不餐。退坐西壁下,读诗尽数编。
    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其言有感触,使我复凄酸。
    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丈夫属有念,事业无穷年。
    霜风侵梧桐,众叶著树乾。空阶一片下,琤若摧琅玕.
    谓是夜气灭,望舒霣其团。青冥无依倚,飞辙危难安。
    惊起出户视,倚楹久汍澜。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
    迷复不计远,为君驻尘鞍。
    暮暗来客去,群嚣各收声。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
    世累忽进虑,外忧遂侵诚。强怀张不满,弱念缺已盈。
    诘屈避语阱,冥茫触心兵。败虞千金弃,得比寸草荣。
    知耻足为勇,晏然谁汝令。
    鲜鲜霜中菊,既晚何用好。扬扬弄芳蝶,尔生还不早。
    运穷两值遇,婉娈死相保。西风蛰龙蛇,众木日凋槁。
    由来命分尔,泯灭岂足道。

    韩愈的名句:出自《秋怀诗十一首

  • 36. 欲我少忧愁,欲我多欢喜。展开
    吾为尔先生,尔为吾弟子。孔门有遗训,复坐吾告尔。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孝敬不在他,在兹而已矣。欲我少忧愁,欲我多欢喜。无如酝好酒,酒须多且旨。旨即宾可留,多即罍不耻。吾更有一言,尔宜听入耳。人老多忧贫,人病多忧死。我今虽老病,所忧不在此。忧在半酣时,尊空座客起。

    白居易的名句:出自《饮后戏示弟子

  • 37. 最高高处长长寿,赞叹中閒欢喜缘。展开
    飞雪亭边欲雪天,当年生日又今年。
    云山卓锡闲心外,湖海烧香笑面前。
    每为寒交倾钵施,更多雅客问诗禅。
    最高高处长长寿,赞叹中閒欢喜缘。

    陈著的名句:出自《寿炳同长老

  • 38. 坐对联珠饱官粟,但有欢喜无欷嘘。展开
    雷伯四月瘖无声,鸣鸠呼妇凫浴晴。
    星如樧沙灯吐红,羲和驾鞭乘赤明。
    稚秧针水未入种,秀麦浪畦犹督耕。
    香车不动百龙蛰,转辘如织千蛇横。
    爱民太守心语口,{疒里加真}我以旱宁无生。
    川灵有知龟亦许,异物蜿蜒归掌抚。
    一雨果从方寸来,此念端诚本天与。
    但看父老歌丰年,不用儿童学皇舞。
    弭灾肯效栾巴噀,哺民无异紫芝乳。
    一年事在阿堵中,四封笑溢迎门语。
    我州潴野同淮徐,公方有意六辅渠。
    上天下泽锺惠施,千里波及皆君余。
    蒙斋诗成虚斋和,我乐赋之如遂初。
    坐对联珠饱官粟,但有欢喜无欷嘘。
    祗今快续二贤咏,不须乞米移颜书。

    郑清之的名句:出自《客有诵袁蒙斋得雨酬倡之什辄赓元韵志喜也呈·雷伯四月瘖无声

  • 39. 报禅流莫莽卤闻,普请欢喜搀先去。展开
    千年田,八百主。
    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君不见禾山解打鼓,又不见采菊东篱下,千山万山叠叠高门户。又不见光孝僧堂六七间,日日普请搬泥土。又不见临济主中宾宾中主,二三四七面相睹。报禅流莫莽卤闻,普请欢喜搀先去。去去实不去,途中好善为。来来实不来,路上莫亏危。又不见主中主,个个衲僧气如虎。

    释昙华的名句:出自《偈颂六十首·千年田

  • 40. 这些子欢喜,消息与谁通。展开
    尝记得洞庭一夜雨,无蓑无笠处。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许檐头住。
    又记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冻得皮迸血,只是寒彻骨。又记得江东夏热时,路上石头如火热,教我何处歇。
    无扇可摇风,赤脚走不辍。
    又记得青城秋月夜,独目松阴下,步虚一阕罢,口与心说话。
    寒烟漠漠万籁静,彼时到山方撮乍。
    又记得潇湘些小风,吹转华胥梦,衔山日正红。一声老鸦鸣,鸦鸣过耳寻无踪。这些子欢喜,消息与谁通。又记得淮西兵马起,枯骨排数里。欲餐又无粮,欲渴又无水。又记得一年到村落,瘟黄正作恶。人来请符水,无处堪摸索。神将也显灵,乱把鬼神捉。又记得北邙山下行,古墓秋草生,纸钱雨未干。
    白杨风潇潇,荒台月盈盈。
    一夜鬼神哭不止,赖得度人一卷经。
    又记得通衢展手处,千家说惭愧,万家说调数。倚门眼看鼻,频频道且过。满面着尽笑,喝骂叫吾去又记得入堂求挂搭,嫌我太蓝缕。
    直堂与单位,知堂言不合。
    未得两日间,街头行得匝。
    复入悲田院,乞儿相混杂。
    又记得几年霜天卧荒草,几夜月自绝倒。
    几日淋漓雨,古庙之中独自坐。
    受尽寒,忍尽饥,未见些子禅,未见些子道。
    贤哉翠虚翁,一见便怜我。
    说一句痛处针便住,教我行持片饷间骨毛寒。
    心花结成一粒红,渠言只此是金丹。
    万卷经,总是闲。
    道人千万个,岂识真常道。
    这些无跷蹊,不用暗旗号。
    也是难,八十老翁咬铁盘,也是易,一下新竹刀又利。
    说与君云游今几春,蓬头赤毵瑉,那肯教人识。

    白玉蟾的名句:出自《云游歌·尝记得洞庭一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