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王维的诗 > 赠刘蓝田

赠刘蓝田

[唐代]:王维

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

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

晚田始家食,馀布成我衣。

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篱笆中家犬在对人狂吠,诗人走出屋倚着柴扉等候着刘蓝田的到来。年末了村里的农夫们却还要奔赴城里交纳田租,奔波劳碌到深夜时分方才归来。仅剩下那晚收的庄稼留给自家食用,交纳剩余的残缺布料就是新的衣裳了。岂敢不管公家之事,只是想烦请眼前的好友辩辩个中是非。

注释

1、刘蓝田:指蓝田县令,姓刘,其生平未详。
2、篱:即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等编成的遮拦物。
3、荆扉:即柴门。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二:“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荆:一作“柴”。
4、晏(yàn):晚,尽。输:缴纳。井税:田税。
5、晚田:指秋季作物。
6、余布:缴纳后剩余的布。(唐代每年每丁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布或绫、绢等。)
7、讵(jù)肯:岂肯。《后汉书·仲长统传》:“彼之蔚蔚,皆匈詈腹诅,幸我之不成,而以奋其前志,讵肯用此为终死之分邪?”

写作背景

《赠刘蓝田》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替赋税压身的农民向当权者控诉疾苦的诗篇,是对朴实的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年末村里的农夫们却还要奔赴城里交纳田租,仅剩下那晚收的庄稼留给自家食用,这是对繁重赋税之下穷苦百姓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亦是对现实社会赤裸裸地揭露与控诉。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穷苦农人深厚的同情之心,并含有更深层次的讽谏之意。

作品赏析

王维的诗歌,很多都是在描写田园生活之美,像这样表现赋税压身、控诉疾苦的诗篇,非常之少,而这样的生活,才是乡村田园的真实写照。
“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写的是傍晚的山村里,农妇正在家里准备着晚餐,篱笆边卧着的狗忽然冲了出去,朝远处吠叫了几声,农妇以为是自家男人回来了,忙奔出门来迎接。读到这一句,不免有了疑问,男人去干什么了。让家里的女人有了这样的牵挂,去的时候一定不短了,而到傍晚仍然没有回来,可见所办的事并不容易。 “篱中犬迎吠”的“迎”字用得十分恰当,“迎”本是人的动作,可是却用来修饰“犬”,既写出犬对主人归来大献殷勤,又写出犬的迫不及待,犬且如此,更何况人,所以一听到狗叫,家里人便出屋候柴扉;同时也暗示了家人等待中的那种浓重的焦虑和担心。“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这两句回答了我们的疑问。年未了,村里的农夫们要到城里交纳田租,奔波劳碌到深夜时分方才归来。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农夫出远门是为了缴租去了,大概因为路远,或者是人多,或者是受到刁难,回来得很晚。男人回来之后,清点了一下缴租后的剩余粮食。“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缴完租后没有剩下什么,晚收的庄稼和残缺的布料。好东西都缴给政府和地主了,自己家所能用的,就是剩下的边边角角。这就是悲哀,日出而作,夜深而归,辛勤劳作,却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无力解决。诗人虽未使用什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却通过白描的手法,对繁重赋税之下穷苦百姓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写照,同时也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揭露与控诉。“晚田”“余布”,平常简洁的语言里,是深沉的苦痛,不着重笔而内涵深远。生活是这样苦难,可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首句,想象一下妻子等候、牵挂丈夫归来的情形,可以明显感受到农家夫妻之间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这也是诗人对农家生活深深的同情。末句,则是作为旁观者,诗人对农家人命运的叹息与愤慨。“讵肯”二字是这首诗的沉重之言,面对百姓的疾苦,不可能没有公事繁忙。这句话意有所指,应该是指诗人那些不为百姓着想的官僚同事,整日里游山玩水,并以无公事可忙为借口。
诗人通过对农家苦难生活的描绘,对这种借口和这种官僚进行了质问,愤懑不平之情突显笔端。全诗词语浅近易懂,亦怀深沉感慨,虽未直接点明赋税之重,却直指不干实事、耽于享乐的官僚阶层,是更深层次的讽谏。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王维的诗(341篇) 王维的名句

猜你喜欢

赠刘蓝田

唐代王维

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

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

晚田始家食,馀布成我衣。

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赠刘蓝田

唐代卢象

篱中犬迎吠,出屋候柴扉。
岁晏输井税,山村人暮归。
晚田始家食,馀布成我衣。
对此能无事,劳君问是非。

鹧鸪天·送项嵋雪游山阴兼讯刘蓝臣

明朝曹溶

有客乘船气吐霓,千山先禁子规啼。

玉壶沉酿微风起,斑管笼鹅落日低。

离紫逻,得青泥,纳凉刚值藕花堤。

定裁乐府刘生曲,寄我相思到越溪。

蓝田

宋朝吕大临

背负肩任几百斤,山蹊寸进仅容身。

先难后获应如是,重愧端居饱食人。

蓝田

宋朝汪元量

寒更客起卷花氈,又勒青骢过玉田。
一匊归心千涧外,十分秋思两峰前。
蓝关月冷猿啼木,秦岭风高雁贴天。
北望茂陵应咫尺,髑髅沙白草芊芊。

蓝田山庄

唐代宋之问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

送陈蓝田

明朝沈鍊

蓝茝讵为芬,言栖陇亩云。

色凌秋坞竹,香带晓堂芸。

雾捲千山出,川回匹练分。

琴书足投赏,谁羡赤城文。

蓝田溪上

宋朝杨时

夹篱桃李趁溪斜,浅浅清流映落花。
欲问武陵源上路,度云穿石认胡麻。

秋夜之蓝田

明朝常维桢

山径行来晚,一湾月挂西。

竹交疑路断,星密觉天低。

溪水三秋静,村鸡半夜啼。

白云含露冷,何事未寻栖。

游蓝田山卜居

唐代白居易

脱置腰下组,摆落心中尘。行歌望山去,意似归乡人。朝蹋玉峰下,暮寻蓝水滨。拟求幽僻地,安置疏慵身。本性便山寺,应须旁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