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碛中作 > 译文与注释

碛中作

[唐代]: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

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

注释

①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木什附近。

②走马:骑马。

③辞家:告别家乡,离开家乡。

④见月两回圆:表示两个月。月亮每个月十五圆一次。

⑤平沙:平坦广阔的沙漠、大漠。

⑥绝:没有。

⑦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有人居住的地方。

写作背景

岑参《碛中作》写作背景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此诗选取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虽仅四句,却融汇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在对大漠的荒凉和行军的艰苦所作的描绘中,也显现出一种从军豪情。全诗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岑参简介

唐代·岑参的简介

岑参 岑参(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徙居江陵(今属湖北)。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州”。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岑参的诗(387篇)〕〔► 岑参的名句(4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