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乐语 > 词语"乐语"的意思

乐语


注音ㄌㄜˋ ㄩˇ

繁体樂語

乐语

词语解释

乐语[ lè yǔ ]

⒈  谓乐歌的理论。文体名。

引证解释

⒈  谓乐歌的理论。

《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
郑玄 注:“兴者,以善物喻善事;道读曰‘导’,导者,言古以剴今也;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发端曰言;答述曰语。”
章炳麟 《辨诗》:“古者,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盖有韵之文多矣。”

⒉  文体名。 宋 宫廷演剧,命词臣作乐语,使伶人歌唱。先为对偶韵文,后附以诗,也有不附诗的。后遂成为文体,各作家常有所作。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七:“优词乐语,前辈以为文章餘事,然鲜能得体。”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一:“纯仁 属撰乐语, 浩 辞。 纯仁 曰:‘翰林学士亦为之。’ 浩 曰:‘翰林学士则可,祭酒司业则不可。’”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乐器》:“五言乐语,歌咏五德之言也。乐语,所歌之文词。”

国语辞典

乐语[ yuè yǔ ]

⒈  谈论音乐的言辞。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

⒉  一种文体。宋时宫廷演戏,命词臣作词,使伶人歌唱的颂词。如《苏东坡集》外集下有〈东坡乐语〉。

⒊  制曲者的意想,有时为谱表所不能表出,附记于谱表上的标记,统称为「乐语」。

分字解释


造句

  • 兴的概念来自西周的乐语,其本义是连类譬喻。
  • 毕讷德提先生也是默乐高中有名的“怪人”,他就是我的西班牙语课的老师。在进入高一之前,我从来就没有正式学过西班牙语。
  • 在波斯语诗歌,特别是古典的格扎尔歌乐中,由于波斯语的人称代词不区分性别,所以‘心爱之人’既代表异性恋对象也代表同性恋对象。
  • 但它也涉及历史、重力、质量、重量、音乐、乐高和双关语。
  • 如果你准备参加智力型的软运动(斯里瓦尔语和摇摆乐课程),请确定你可以保持放松的状态并享受这个过程。

※ "乐语"的意思含义、乐语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