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唯识 > 词语"唯识"的意思
wéishí

唯识


注音ㄨㄟˊ ㄕˊ

繁体唯識

唯识

词语解释

唯识[ wéi shí ]

⒈  佛教语。谓一切事物皆为人的耳、目、口、鼻、身、意、神识、灵性等八识所变现,没有心外之物。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一切事物皆为人的耳、目、口、鼻、身、意、神识、灵性等八识所变现,没有心外之物。参阅《成唯识论》。

《楞严经》卷五:“我以諦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六十》:“太虚 倒并不专讲佛事,常论世俗事情,而作陪之教员们,偏好问他佛法,什么‘唯识’呀,‘涅槃’哪。”

国语辞典

唯识[ wéi shì ]

⒈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谓外境只是心识所变现的,没有客观的对象和外境,只有心识。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覆思独善伤大士行,唯识所变,何非净方。」

⒉  佛教典籍。二十唯识论的略称。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自念教检未窥,难辨真伪,即往东魏,听览唯识。」

分字解释


造句

  • 唯识学是从理论和“工夫”两方面进行的。
  • 唯识和般若有何不同?
  • 本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唯识学之心法八识所建构的认识结构。
  • 本文主要是对容格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与佛教唯识学理论进行分析与比较。
  •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简称《净土论》或《往生论》,是公元四世纪印度原在“说一切有部”出家,后来成为瑜伽唯识学派集大成者的世亲所著。

※ "唯识"的意思含义、唯识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