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咏史 > 词语"咏史"的意思
yǒngshǐ

咏史


注音ㄩㄥˇ ㄕˇ

繁体詠史

咏史

词语解释

咏史[ yǒng shǐ ]

⒈  以史事为题材创作诗歌。

引证解释

⒈  以史事为题材创作诗歌。

《晋书·文苑传·袁宏》:“宏 有逸才,文章絶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观其《咏史》,有感嘆之词。”
陈延杰 注:“孟坚 《咏史》诗,其辞甚质直,又加以咏嘆。此传体,为咏史正宗, 左太冲 其变也。”

分字解释


造句

  • 《咏史诗闲话》体现了诗性与智性的和谐融合。
  • 杜牧咏史诗的出现,标志着史论式咏史诗已成熟。
  • 中晚唐史论体咏史诗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
  • 用诗方式和史学思维为咏史诗的创作与接受提供了思维模式;
  • 而咏怀诗与咏史诗虽有交叉,却异大于同,是两种不同的诗歌类型。
  • 胡曾是晚唐诗人,他的诗歌留存至今的有162首,其中咏史诗有150首。
  • 唐代咏史诗研究是唐诗类型研究中的分题材研究,新时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咏史是一种表现手法,它以所咏历史题材是否在诗中占有主体地位区别于用典。
  • 唐代咏史诗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识,其表层是个体悲剧意识,深层是历史悲剧意识。
  • 为了客观地评价晚唐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对它的“通俗”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 作为史学家的司马光,咏史之作与那些以文学才能著称的诗人所作咏史诗判然有别。
  • 本文拟对这两个时期咏史诗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时代特点分别展开论述,并简要地对二者做一比较。
  • 对咏史诗创作已积累的艺术经验如情感性、个体性、特征性、现实性等,亦以范本形态展示出来。
  • 意含寄托的咏史诗在审美价值上要高于其他两类的咏史诗,在诗评史上也受到历代诗评家的推崇。
  • 中国古代咏史诗可以归纳为感史诗、述史诗和议史诗这三种主要类型,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阐释方式。
  • 咏史诗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诗》、史文化的传播培育了良好的咏史诗创作与接受的话语环境;
  • 二人在咏史诗中表现出了对待历史与人生的不同态度,从中可以看出造成他们在迁谪心态上的这种差异的一些原因。
  •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思乡主题、战争主题、爱情主题以及咏史怀古主题进行了文化角度的分析,为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文学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咏史"的意思含义、咏史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