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⑴东君:传说中的司春之神。

⑵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天景物。

作品赏析

这是刘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别》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誉。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说它“语极俊丽,举世歌之”。

这首曲子的曲辞确实是“语极俊丽”。开头四句,作者扣住题中的“春日”,用工细绮丽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形象生动的春景图。风衬杨柳,显杨柳更风流;雨衬梨花,显梨花更圣洁。杨柳随风,梨花带雨,风与杨柳,雨与梨花,皆互为映衬,相得益彰。风乃“丝丝”风,雨乃“点点”雨,“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把春天特有的轻柔、甜美的韵味尽情透出;同时也隐含着柳摇若风,花落如雨的比喻。这四句对仗工整,实际上是以诗入曲,借对仗艺术而使这幅春景图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使用的是互文手法,梨花瓣落,因为雨打,更因为风吹;柳条稀疏,因为风拂,也因为雨洗。花落柳疏,也透露出隐隐的哀愁。这种情绪,在“春事成虚”以下五句中得到了充分表现。梨花瓣落,春将归去,故云“春事成虚”。这里的“无奈春归去”既指自然界的“春”,也指即将远去的“人”;同样,“春日何太速”一语,既是对匆匆而尽的“春”的质问,也是对匆匆离去的“人”的埋怨。而最后的“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便由怨而转为幽愤了,亦暗扣了题旨“送别”。全曲先写景而后抒情,由景生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刘庭信简介

元朝·刘庭信的简介

刘庭信元代散曲作家。益都(今山东)人。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黑而长,人称"黑刘五"。为南台御史(一说湖藩大参)刘廷□从弟。生卒年不详。《录鬼簿续编》说他"风流蕴藉,超出伦...〔刘庭信的诗(16篇) 刘庭信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一枝花·春日送别

元朝刘庭信

杨柳在丝丝微风中飘荡,梨花在点点细雨中展放。点随着花瓣飘落,柳条在风中显得格外疏朗。春天过去了,谁也没有办法把春天留住。春天为什么走得这样快?请问司春的东君,谁能保护大好春光为莺花作主。

春日送别

明朝林章

春风自多思,奈与客情违。
杨柳频催别,蘼芜不送归。
千山独上马,一曲两沾衣。
回首河桥道,迢迢看落晖。

春日送别余秀才

元朝倪瓒

翼翼高帆开远天,绿波芳草随烟绵。春林风雨集忧思,茅屋琴书移昼眠。

文采由来庾信少,草圣近誇张旭颠。百年聚散如落叶,行客居人谁可怜。

鸳湖春日送别女伴之武林

明朝沈静专

树合云阴欲问鸠,可能唤雨阻行舟。

红翻词影花因瘦,绿剪情丝柳亦愁。

无计慰留鸳水梦,有怀难寄虎林游。

春风吹断长天月,残绪应飞暮岭头。

一枝花

近现代金天羽

霜角吹寒急。水竹名园自碧。叩门双鹤舞,旧相识。

翠羽疑人暗啄、纤鳞食。风战衰荷叶。水气萧潦,藓文绿到游屐。

一枝花

唐代何希尧

几树晴葩映水开,乱红狼藉点苍苔。
东风留得残枝在,为惜余芳独看来。

一枝花

明朝王玉峰

生上:离魂随梦远。官况缘愁浅。

淹淹狂病起。惊抛闪。

结发恩多。险作伤心怨。

死生关。几不免。

变幻无端。又添上一番缭乱。

一枝花

明朝朱鼎

生上:穷林高鸟尽。

威德华夷震。

干戈今载戢。

返戎轸。

四海澄清。

从此无血刃。

吾民方解愠。

瞻望神京。

喜皇极重开元运。

南吕一枝花

元朝郑廷玉

恰才那花溪飞燕莺。

可又早莲浦观鹅鸭。

不甫能菊天飞塞雁。

可又早梅岭噪寒鸦。

我想这四季韶华。

撚指春回头夏。

我想这利名心都毕罢。

我如今硬顿开玉锁金枷。

我可便牢拴定心猿意马。

南吕一枝花

元朝郑廷玉

不觉的日沈西。

不觉的天将暮。

不觉的身趔趄。

不觉的醉模糊。

则我这眼展眉舒。

盖因是一由命二由做。

我则要千事足百事足。

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

人不得外财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