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白居易的诗 > 秋雨夜眠

秋雨夜眠

[唐代]: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秋雨声中渐渐入眠。火盆的火已经灭了,加点火,烤烤被子。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看窗外树叶霜打成红的了。

注释

⑴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⑵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⑶宿(xiǔ):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⑷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⑸阶:台阶。

写作背景

《秋雨夜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前半部分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后半部分进一步描绘老翁睡醒之后的情况。全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作品赏析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却能开拓意境,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未见风雨,尚且如此凉冷,加上秋风秋雨的袭击,自然使诗人更感到寒气逼人。运用这种衬叠手法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诗的感染力。次句点明人物。“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以“灯灭后”三字说明“卧迟”时间,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虚,具有闲淡的情怀。

以上两联是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诗的下半则从老翁睡醒之后情况作进一步描绘。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老翁的“睡美”。才三秋之夜已经要烤火,突出老翁的怕冷。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从树木移情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白居易的诗(4674篇) 白居易的名句

猜你喜欢

秋雨夜眠

唐代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秋雨夜坐

元朝甘立

风雨夜窗急,庭帷秋思多。萧萧闻落木,汹汹度惊波。

阶湿吟蛩乱,檐深宿鸟过。青灯挑不尽,无奈客愁何。

中秋雨夜书感

明朝江源

秋色平分夜,寒堂独坐时。

松州万里客,穗石十年思。

云重月轮没,风狂烛影攲。

欲寻天柱赏,谁是赵知微。

中秋雨夜书感

明朝江源

旅馆中秋值雨时,松维城上黑云垂。

千家俱寂无弦管,独客凄凉剩别离。

月色已孤终夕望,赏心又是隔年期。

故园此夕知谁在,酌酒何妨更赋诗。

新秋雨夜西斋文会

宋朝梅尧臣

夜色际阴霾,灯青谢客斋。
梧桐生静思,绛纬动秋怀。
小酌宁辞醉,清言不厌谐。
谁怜何水部,吟苦怨空阶。

都下秋雨夜饮王子长宅

明朝陈束

阔别时何屡,蹉跎鬓已侵。
还朝明主赐,卜夜故人心。
凉雨杯初覆,空堂漏欲沉。
安知非梦寐,相对帝城阴。

秋雨夜闻乡中近事殊可感

明朝李昌祺

得失无心总不惊,秋来偏动故乡情。寻常窗外梧桐雨,不似今宵不耐听。

李宗严俞友立黄子仁余旧同学友也仲秋雨夜会

元朝韩奕

虫鸣叶落不开门,秋雨凄寒夕气昏。
同学四人俱白首,偶成一宿共清樽。
时平已许余生在,世变宁将往事论。
坐久话长窗影白,就床犹剪烛花繁。

初秋雨夜同黎君选徐木之傅元子诸从右文伯承集松风阁分赋

明朝何吾驺

乍入秋梧暑气残,况当暮雨共凭阑。

高朋雾露原生润,野老尊盘肯尽欢。

蜡屐殊非安石卧,绨袍宁为范生寒。

羊城后夜如占梦,榄水还来就钓竿。

夜眠听雨

明朝沈光文

遇晴常听月,无月听偏难。

海怒声疑近,溪喧势作寒。

閒枝惊鸟宿,野渚洽鱼欢。

梦与诗争局,诗成梦亦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