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晁补之的诗 > 摸鱼儿·东皋寓居

摸鱼儿·东皋寓居

[宋朝]: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买到池塘,在岸边栽上杨柳,看上去好似淮岸江边,风光极为秀美。刚下过雨,鹭、鸥在池塘中间的沙洲上聚集,很是好看。而最好看的是一川溪水映着明月,点点银光照着水上沙洲。四周无人,翩然独舞,自斟自饮。头上是浓绿的树幕,脚底有如茵的柔草,酒喝光了还不忍离开。
不要留恋过去的仕宦生涯,读书做官是耽误了自己。自己也曾做过地方官,但仍一事无成,反而因做官而使田园荒芜。您不妨看看,从镜子里可发现鬓发已经白了不少。所谓“功名”,不过是一句空话。连班超那样立功于万里之外,被封为定远侯,但归故乡时已经年岁老大,也是太晚了。

注释

⑴摸鱼儿: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又名“摸鱼子”。双调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东皋:即东山。作者在贬谪后退居故乡时,曾修葺了东山的归来园。寓居:寄居。
⑵陂(bēi)塘:池塘。
⑶旋:很快,不久。
⑷依稀:好像是。
⑸嘉雨:一场好雨。
⑹沙觜(zuǐ):即沙嘴,突出在水中的沙洲。觜,同“嘴”。
⑺渚(zhǔ):水中的小洲(岛)。
⑻翠幄(wò):绿色的帐幕,指池岸边的垂柳。
⑼柔茵:柔软的褥子。这里指草地。藉:铺垫。
⑽青绫被:汉代制度规定,尚书郎值夜班,官供新青缣白绫被或锦被。这里用来代表做官时的物质享受。
⑾金闺:汉朝宫门的名称,又叫金马门,是学士们著作和草拟文稿的地方。江淹《别赋》:“金闺之诸彦。”李善注:“金闺,金马门也。”这里泛指朝廷。晁补之曾做过校书郎、著作佐郎这样的官。
⑿“儒冠”句:说读书、做官耽误了自己。这里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诗句。儒冠,指读书人。
⒀弓刀千骑(jì):指地方官手下佩带武器的卫队。
⒁邵平瓜圃:邵平是秦时人,曾被封为东陵侯。秦亡,在长安城东种瓜,瓜有五色,味很甜美。世称东陵瓜。
⒂觑(qù):细看,细观。
⒃青镜:青铜镜。古代镜子多用青铜制成,故称青镜。
⒄星星:指头发花白的样子。如许:这么多。
⒅浪语:空话,废话。
⒆班超:东汉名将,在西域三十余年,七十余岁才回到京都洛阳,不久即去世。
⒇迟暮:晚年,此指归来已晚。

写作背景

《摸鱼儿·东皋寓居》是宋代词人晁补之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贬谪回乡后居于东山“归来园”时。上片描绘了园中胜景,如一幅冲淡平和、闲适宁静的风景画;下片即景抒情,以议论出之,表现了厌弃官场、激流勇退的情怀。全词借议论抒怀,情真意挚、气势豪迈、连用典故而能流转自如、一气贯注。

作品赏析

这首《摸鱼儿》,是晁补之的代表作。此词不仅描写了东山“归去来园”的园中景色,还叹恨自己为功名而耽误了隐居生涯。其主旨是表示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冲淡平和,闲适宁静的风景画,表现了归隐的乐趣:陂塘杨柳,野趣天成,仿佛淮水两岸,湘江之滨的青山绿水。东皋新雨,草木葱茏,山间溪水的涨痕清晰可辨,沙州上聚集着白鹭、鸥鸟,一片静穆明净的景色。然而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满山明月映照着溪流,将那一川溪水与点点沙洲裹上了一层银装。以“一川”形容夜月,可见月色朗洁,清辉遍照。“光流渚”三字则将宁谧的月色写得流动活跃,水与月浑然一体,那滔滔汩汩流动着的,难以辩识那是溪水还是月光:完全是一幅动静谐和的山中月夜图。面对着此景,词人翩然起舞。池塘四周,绿草如茵,偌大的世界好像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尽情地领略这池塘月色,酒尽了还不忍离开。词之上片,寓情于景,表现了归隐的乐趣。绘色绘影的描写中,可见到作者“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的高超艺术表现力。词中用了由大及细,由抽象到具体的写法,先说园内景色如淮岸湘浦,是大处落墨,总述全貌;接着写雨至水涨,鸥鹭悠闲,是水边常见景物,但已见其明丽清幽;最后以“堪爱处”、“最好是”引出野居幽栖的最佳景象。
下片即景抒情,以议论出之,表现了厌弃官场、激流勇退的情怀。词人直陈胸臆,以为作官拘束,不值得留恋,儒冠误身,功名亦难久恃,这一句是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儒冠多误身”句化出。他深感今是昨非,对自己曾跻身官场、虚掷时日表示后悔。词人开函对镜,已是白发种种,益见功名如过眼云烟,终为泡影。末句说显赫如班超,也只能长期身居西域,到了暮年才得还乡。作者通过此句来表现厌弃官场、激流勇退的情怀。
作者对于“功名浪语”“儒冠曾把身误”,有着切身的感受,并非一般的激愤之词。所以,是不能把这首词简单地归结为“有强烈的消极退隐思想”之列的。
此词一反传统词家所谓“词须宛转绵丽”的常规,慷慨磊落,直抒胸臆,辞气充沛,感情爽豁,词境开阔,颇富豁达清旷的情趣,与作者的恩师苏东坡在词风上一脉相承,并对辛弃疾的词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名家点评
宋代黄昇《花庵词选》卷五:真西山绝爱此词。
清代陈廷焯《词则·放歌集》卷一:溜漓顿挫。

晁补之简介

宋朝·晁补之的简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的诗(784篇) 晁补之的名句

猜你喜欢

摸鱼儿·东皋寓居

宋朝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摸鱼儿·东皋寓居

宋朝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摸鱼儿·复以摸鱼子赋神·见示,次韵答之

元朝刘敏中

莫相疑、爱石如许,流形我亦随寓。神*更有神*在,照影几烦清滏。山下路。还记得、当时射虎人曾误。如今文府。但日永闲阶,香凝燕寝,云岫翳还吐。崔嵬起,欲作飞仙骞翥。依稀老眼如雾。品题好刻奇章字,嗟尔赏音难遇。如砥柱。应笑我心,更欲谁安住。茶余客去,相对静无言,悠然意会,一阵北窗雨。

摸鱼儿

元朝许有壬

买陂塘旋栽杨柳,年来于此承务。凉台燠馆吾何有,聊芘一时风雨。

洲映渚。向一片烟波,鼎峙嵯峨屿。盘空硬语。挽三峡词源,千军笔阵,不尽乐闲趣。

摸鱼儿·菱

清朝姚燮

簇鱼湾、沙香露滑,芳名尔雅谁记。春秧远绣蛙田阔,交上嫩苗针翠。

芦荻似。早槭槭萧萧、越渚西风起。轻船罢舣。看带雨锄青,和烟捆绿,人影乱潮尾。

摸鱼儿·莼

清朝王昶

正吴江、采菱歌罢,凉风一夜萧槭。

凫葵点点天然细,长绕露芜烟荻。

谁记忆。

是薄宦京华,归隐耽幽适。

扁舟岸侧。

爱锦带参差,银丝腻滑,寻取遍兰泽。

充家膳,付与厨娘亲摘。

黄花情味须识。

蘋洲况有新菰米,无限乡园秋色。

清兴剧。

好点向青瓷、玉箸凝香液。

松窗月夕。

和绿鲫庖霜,红鲈缕雪,沽酒恣浮拍。

摸鱼儿·芡

清朝王昶

正江南、雁奴来后,幽花向日容与。

采菱歌罢西风起,十里淡烟微雨。

秋色暮。

渐翠盖萧疏,雪点残芦渚。

孤篷短橹。

掬重叠罗囊,参差玉粒,竹灶桂薪煮。

凄凉味,又值新寒一度。

青霜落叶满树。

当年颍上相思梦,多少结茅情绪。

须记取。

看堆向柴哥,腻滑凝秋箸。

乡园甚处。

趁碧蟹橙香,红鲈菰冷,归隐伴鸥鹭。

摸鱼儿·菱

清朝杜文澜

占莼乡、绿莹柔玉,一绳界断秋水。

瓜皮艇小穿波稳,采采湿衣空翠。

凉影碎。

听隔浦清歌,惊破鸳鸯睡。

堆盘更美。

笑瘦削鞋尖,斜攲巾角,闲供雪瓷醉。

任多刺。

清胜莲房芡米。

折腰情味如此。

灵池漫道浮根弱,红紫未粘泥滓。

怀古里。

记趁晓南湖,船聚人喧市。

西风又起。

怅桂棹归迟,菰塘路冷,梦绕碧云里。

摸鱼儿·海棠

宋朝刘克庄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摸鱼儿·其五

清朝李慈铭

认湖西、岸花如绣,画船重系桥畔。篱门六枳深深启,竹里翠楼低见。

帘半卷,刚借得、邻墙绿树分巢燕。亚栏倚遍。看无限青山,喜留吟客,争把黛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