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南陵的水面澄清,江水悠悠漫过,风吹得紧了,云变得轻了,秋天就要到了。正在客人内心孤寂回转的时候,那是谁家的女子在江边的楼上倚栏眺望呢?

作品赏析

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南陵道中”。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南陵道中”,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但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还是象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这一点,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

在这里,“红袖凭江楼”的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恰恰为联想的丰富、诗味的隽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似乎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形象或图景内涵的多歧,不但不是缺点,相反地还是一种优点,因为它使诗的意境变得更富含蕴、更为浑融而耐人寻味,读者也从这种多方面的寻味联想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当然,这种不确定仍然离不开“客心孤迥”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因此尽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联想体味,但总的方向是大体相近的。这正是艺术的丰富与杂乱、含蓄与晦涩的一个重要区别。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杜牧的诗(908篇) 杜牧的名句

猜你喜欢

寄远

唐代白居易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寄远

唐代刘驾

雪花岂结子,徒满连理枝。嫁作征人妻,不得长相随。去年君点行,贱妾是新姬。别早见未熟,入梦无定姿。悄悄空闺中,蛩声绕罗帏。得书喜犹甚,况复见君时。

寄远

唐代李频

槐欲成阴分袂时,君期十日复金扉。槐今落叶已将尽,君向远乡犹未归。化石早曾闻节妇,沉湘何必独灵妃。须知此意同生死,不学他人空寄衣。

寄远

唐代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寄远

唐代李商隐

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寄远

唐代许浑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寄远

唐代陆龟蒙

缥梨花谢莺口吃,黄犊少年人未归。画扇红弦相掩映,独看斜月下帘衣。

寄远

清朝熊湄

几回闻雁忆连然,天末遥将锦字传。
万里飘流羁远客,十年迢递阻回船。
浮云目断苍山外,落月魂消洱海边。
何日刀擐逐初约,免教暗卜掷金钱。

寄远

元朝周德可

边风惊枕簟,汉月耿房帷。

何处怀人切,停梭见雁时。

寒生衣莫寄,瘦尽镜先知。

愿子长努力,效忠归未迟。

寄远

元朝留睿

征夫往幽燕,贱妾住吴越。

参商二十载,绿鬓生华发。

年年望蜚鸿,目断愁不歇。

秋尽冬复春,叶落花更发。

恨君顾妾身,不如天上月。

月行几万里,东出复西没。

天东出夜光,夜光频照妾。

妾容谩比花,君情遽如叶。

念欲走从君,河广讵可涉。

燕赵多美人,颜色皎如雪。

所乐在新知,谁复念离别。

雪性本飘荡,雪质易亏缺。

何如贱妾心,不转坚似铁。

君看望夫石,千载名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