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

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

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作品赏析

这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像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此诗亦可见此意。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杜牧的诗(908篇) 杜牧的名句

猜你喜欢

赠别其二

唐代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其一

唐代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清江引·惜别其二

元朝贯云石

玉人泣别声渐杳,无语伤怀抱。寂寞武陵源,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

春日送金亨甫别其二

明朝何吾驺

才子腰横北斗文,燕山匹马动穿云。

春明门外人千里,后夜池塘好忆君。

清江引·惜别其一

元朝贯云石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水调歌头·其三·别其年次淡心韵

清朝吴绮

如尔才华好,天意岂徒然。如何湖海飘泊、无处问苍天。

十载武昌寒海,一夜文园秋雨,灯下舞龙泉。言别河梁上,泪落酒樽前。

赠别三首 其二

宋朝周密

野梅发崇冈,寒日惨不舒。单车骋长道,怅怅无安居。

梦寐日以劳,晤语日以疏。边城足飞雁,因寄江南书。

赠别·其二

宋朝吴惟信

手弹珠泪向离筵,残日依依上客船。流水自随人去远,绿杨只在曲江边。

赠别·其二

宋朝史尧弼

天地有佳处,岷峨横翠微。茅庐介山趾,岚色入书帏。

共社公应可,论心我亦稀。他年能似约,江汉会思归。

春日送金亨甫别其兄元甫还楚二首·其一

明朝何吾驺

绿酒离亭雁北飞,送君南国理春衣。

明朝马上逢寒食,可是还家不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