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黄景仁的诗 > 癸巳除夕偶成

癸巳除夕偶成

[清朝]: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
时间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户的欢声笑语从四面八方隐隐传来。
在石桥上昂首而立的人却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着天空,却把一颗明星当作月亮观看了多时。

注释
(1)漏:漏壶,古代计时仪器。
(2)迟迟:指时间过得很慢。
(3)潜:暗中,悄悄地。
(4)物外知: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出来。
(5)市桥:指作者家乡市镇中的桥。江南城镇多傍水为街,市中多桥。
(6)识:shí,在这里是认识的意思。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此时正处于乾隆中期,而乾隆中期以后的整个社会,到处是贫富对立,两极分化,流民遍野,人才遗弃,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时作者在安徽督学朱筠幕中,除夕归家过年,作者对社会即将发生的乱象已有预感,心中惆怅,有感而作。

赏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诗人思绪纷纷。上句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千家笑语”四字紧扣题目“除夕”,描写了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守岁迎春,欢歌笑语的气氛。人们感觉时间流逝得太快了,以至于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诗人此时思绪连绵,独生忧患。“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很不协调,而在这里却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封建社会里,由于贫富悬殊,除夕之夜,几家欢乐几家愁。诗人与家人团聚,本可以过愉快的除夕,但诗人却忧虑重重,这充分表现了诗人“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愤多思的性格。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两句写诗人心中忧闷而产生的独特行为。上句的“悄立”二字,写诗人一人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用外形的静谧暗示内心的不平静。“人不识”三字,写出并不是人们不认识诗人,而是感叹那些欢歌笑语的人们不了解他心中的忧患。因而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诗人心中的忧患无法排解,便独立一人到市桥上,长久伫立,凝视天上的一颗亮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看多时”含蓄地回答了诗人“忧患”的内容。诗人感到星移斗转,岁月如桥下的流水,一去不返,联想自己,少负盛名,却怀才不遇,即将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穷途潦倒,贫病交加,愤激悲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诗人没有正面着墨去写忧思,而只是描写诗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团聚、笑语声声的时刻悄立市桥上的特殊行为,从气氛的渲染和诗人默然无声凝视长空的形象给人一种感染。这样写,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诗人的忧愁郁闷的’心情表达得更为深沉,更加强烈,也更有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的特色是言近旨远,意象鲜明,贴近生活,而又诗意含蓄,寄情远大,诉说的是对整个现实、人生的忧虑与感愤。

黄景仁简介

清朝·黄景仁的简介

黄景仁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黄景仁的诗(104篇) 黄景仁的名句

猜你喜欢

癸巳除夕偶成

清朝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癸巳除夕偶成·年年此夕费吟呻

清朝黄景仁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癸巳除夕

明朝张煌言

八载他乡腊鼓催,乡心撩乱鼓声哀。无情天地犹擐甲,有意山川独画灰。

儿女藏钩离别后,君臣投璧播迁来。年华如许人将老,辜负春风又几回!

癸巳除夕

唐代李达

即是平时意已多,年年此日费吟哦。窗纱从未隔喧寂,焰火烛天无奈何。

癸巳除夕西湖

明朝陈梁

残雪碎如苔,寒烟一棹开。

白发閒今日,红裙解进杯。

鸥来增道伴,山暗笼云回。

旅寺仍沽酒,分题得探梅。

壬申除夕偶成

明朝戚继光

绝塞无烽紫气浮,一时轩盖愧同游。使星天地看仍聚,子夜招寻醉未休。

腊尽忽惊双鬓改,北来已是六年留。丹心不假残杯力,醉倚空庭拂剑缑。

除夕偶成·其一

元朝周伯琦

十载清班客帝都,湿烟破灶笑疏迂。一寒范叔惟袍缊,四壁相如少酒垆。

雪满虚檐双柏秀,冰坚远海万林枯。春风已到屠苏畔,明日尧尊遍九衢。

除夕偶成·其二

元朝周伯琦

随缘合蜡答年除,桃板新书两两符。久直承明思保障,敢尘郎府列依乌。

椒盘遂有邻人送,尊酒还将禄米沽。白发慈亲应远念,庭前诸弟綵衣娱。

辛巳除夕

近现代钱钟书

不容灯火尽情明,禁绝千家爆竹声。
几见世能随历换,都来岁尚赚人迎。
老饥驱去无南北,永夜思存遍死生。
好办杯盘歌拊缶,更知何日是升平。

乙巳除夕

清朝乾隆

乙巳岁除节,恰逢乙巳辰。

一年消一日,千祀启千春。

阶馥雪馀润,盘花烛影新。

璿玑无息转,不息体天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