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注释少年:年轻。艾符:艾草和驱邪符。榴:石榴花。贤愚:圣贤,愚蠢。垂名:名垂青史。

作品赏析

  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1]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

殷尧藩简介

唐代·殷尧藩的简介

殷尧藩 殷尧藩(780年—855年),浙江嘉兴人。唐代诗人。唐元和九年(814年)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殷尧藩的诗(96篇) 殷尧藩的名句

猜你喜欢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日

宋朝李龏

高门高挂艾天师,玉臂还缠五彩丝。我只一杯昌歜酒,羲皇窗下读骚辞。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日

明朝曹义

皇风清宁四海康,圣君端拱垂衣裳。

时临午节雨新霁,东华阅武旌幢扬。

銮舆夐自蓬莱出,一声风外来清跸。

龙旂风动掣晴云,雉尾光摇绚朝日。

羽林年少气吞虹,朋分队列如罴熊。

纶巾綵服巧妆束,彫鞍玉勒驰花骢。

仗前争试穿杨手,此技人间信稀有。

翻身满引明月弓,金镞随风碎杨柳。

材官逞艺百不同,争标夺锦多英雄。

杖头毬击綵门过,恍疑星弹流晴空。

奇呈巧献天颜喜,锡宴千官五云里。

香浮绿蚁泛满觞,花插乌纱映罗绮。

自惭才薄遇明时,文脩武备当雍熙。

鹓班叨列竟何祝,皇图万载垂洪基。

端午日

宋朝杨时

悠悠南北各天涯,欲望乡关眼已花。
忆得亲庭谁共语,应怜游子未还家。

端午日事

宋朝余靖

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
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端午日赐衣

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日用韵

宋朝虞俦

今朝端午懒吟诗,此意儿曹莫遣知。
萱草著花空有恨,菖蒲称寿永无时。
远途日暮休回首,近事风传只皱眉。
角黍堆盘何处奠,沉湘千古使人悲。

端午日赐衣

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日感怀

明朝刘大夏

东望乡关各一天,闭门閒坐思悠然。时催节候临端午,地尽江山到醴泉。

往岁忧劳浑是梦,老年眈静似成仙。感怀吟罢无他事,祝颂君王有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