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周必大的诗 > 永新谈汉卿求筠坡书院诗用诚斋之韵之意而推

永新谈汉卿求筠坡书院诗用诚斋之韵之意而推

[宋朝]:周必大

轩窗弥望猗猗竹,有斐切蹉琢磨足。
天籁鸣风异丝木,昼夜锵金戛球玉。
碧梧空有栖凤枝,何如以实饲其儿。
扶摇下视鸿鹄陂,附翼会集夔龙池。

作品赏析

【原题】:
永新谈汉卿求筠坡书院诗用诚斋之韵之意而推广之

周必大简介

宋朝·周必大的简介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周必大的诗(898篇) 周必大的名句

猜你喜欢

永新谈汉卿求筠坡书院诗用诚斋之韵之意而推

宋朝周必大

轩窗弥望猗猗竹,有斐切蹉琢磨足。
天籁鸣风异丝木,昼夜锵金戛球玉。
碧梧空有栖凤枝,何如以实饲其儿。
扶摇下视鸿鹄陂,附翼会集夔龙池。

夜闻雨用诚斋新凉韵

宋朝方岳

岁事不可常,吾生复余几。
立秋五十日,殊未凉风至。
山田欲生烟,旱气亦可已。
摵摵声入桐,中夜揽衣起。
未议填饥肠,且与洗渴髓。
霡霂倘优渥,安用雷电驶。
相传水日宫,法施政如此。
焦枯宽一分,热恼清十倍。
稽首不昧香,我意则佛意。
问雨从何来,君其无罪岁。

题玄潭观雪浪阁用诚斋韵

宋朝文天祥

弃官学道勾山许,学到至人本无怒。
赤子(左角右戢)(左角右戢)如鱼头,不堪妖孽腥上流。
钳键长潭铁树立,摩挲穹石宝剑湿。
当时岂忍如是观,毒流不可开眼看,英风凛凛万古寒。

蜀山谒东坡书院

清朝陈维崧

水拍晴莎,山衔春店,飞花落絮悠扬。
打鱼放鸭,四月好时光。
此地林峦绝胜,家家足、碧涧幽篁。
斜坡上,碎瓻败甓,零乱补围墙。
鸣榔,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驻吾乡。
惹溪山千载,姓氏犹香。
今日紫姑圣女,喧村赛、画鼓明妆。
残碑在,独怜野草,渐没古祠堂。

游东坡书院次方金湖韵

明朝汤建衡

坡老英豪挥八极,阳羡荒祠藓痕碧。

买田旧事已茫然,橘颂犹存诗咫尺。

文章万卷稀世珍,乌台遗案羞空陈。

颍川归来世事已,江山我辈还登临。

章惇舒亶何足数,父子声华炤千古。

子由兄弟世缘深,芳草池塘感春雨。

先生一去五百秋,碧水丹山麋鹿游。

松杉岁岁巢水鹤,樵童牧竖歌荒丘。

古砌苍苔余鸟迹,浮世光阴真一息。

风流倜傥不可寻,犹是遗文存断石。

于今笔阵海潮平,二难四美难俱并。

谁云后世绝知己,君侯具眼开双晴。

木落高秋寻老屋,正值山中红友熟。

杀牲烹黍奠生刍,冠盖森森礼仪肃。

屈指春秋几变更,樽前之酒身后名。

人间富贵亦何有,不如千秋万岁彝鼎长留铭。

东坡书院与允山禅丈夜坐

清朝严遂成

爱与名僧对,廊阴浸碧池。竹非因月瘦,山不压云痴。

暮气鹤飞杳,秋容枫落迟。一声清磬寂,正上佛灯时。

兴隆东坡书院和朱凌溪韵

明朝杭淮

欲于何处觅仙踪,怅望危栏俯碧穹。石

嵩阳书院诗

宋朝李廌

束发从政事,佩缓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庐。
章圣旌隐君,此地构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
连牋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於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宿斗山书院诗

明朝湛若水

频年瞻北极,今夜宿斗山。缥缈入飞磴,超然出人环。

群峰绕列宿,宛在天中间。居中然应外,比如我心然。

经纬皆文章,后地与先天。山鸟不尽宣,山花不尽妍。

惟然友求心,圣功妆大全。

赵氏鄮山书院诗

元朝方回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