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良价的诗 > 后寄北堂颂(斯二一六五卷作「辞亲偈」)

后寄北堂颂(斯二一六五卷作「辞亲偈」)

[唐代]:良价

不求名利不求儒,愿乐空门舍俗徒。

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

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

为报北堂休怅望,譬言死了譬如无。

良价简介

唐代·良价的简介

【生卒】:807—869【介绍】: 唐僧。诸暨人。俗姓俞。幼年出家。宣宗大中末,行禅法于新丰山。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良价”。倡五位君臣说。卒谥悟本禅师。有《大乘经要...〔良价的诗(36篇) 良价的名句

猜你喜欢

后寄北堂颂(斯二一六五卷作「辞亲偈」)

唐代良价

不求名利不求儒,愿乐空门舍俗徒。

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

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

为报北堂休怅望,譬言死了譬如无。

书翠崖(一作「岩」)寺壁

唐代欧阳持

迎笑堂前九节筇,閒来无事得从容。

时闻雷护千年橘,夜听风传万壑松。

茅屋人家芳草合,竹房僧住翠微浓。

一蓑烟雨归来晚,遥听云间起暮钟。

秋(原作「夏」)日非所书情

唐代佚名

自从去岁别流沙,独恨今秋归望赊。

将谓西南穷地角,谁言东北到天涯。

山河远近多穹帐,戎俗迢观少物华。

六月尚闻飞雪片,三春岂见有烟花。

凌晨倏闪奔雷电,薄暮斯须敛霁霞。

傍对崇山形屹屹,前临巨壑势呀呀。

昨来羁思忧如捣,即日愁肠乱似麻。

为客已遭迍否事,不知何计得还家。

观元相公花饮(一作「宴」)

唐代直言

尺八调悲银字管,琵琶声送紫檀槽。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六五·程正公

明朝孙承恩

气质刚方,文理密察。造诣精深,体用毕达。任道之重,卫道之严。

孟氏似之,泰山岩岩。

偃松(《光绪志》作「偃盖松」)

唐代郏滂

千年松树枝芳偃,屈曲如人掉臂形。

见说瓦棺藏桧下,杜生题后定时名。

乐道歌(《灯录》作「获珠吟」)

唐代道常

三界兮如焰,六道兮如幻,圣贤出世兮如电。

国土犹如水上泡,无常生灭频迁变。

唯有摩诃大般若,坚如金刚是可羡。

软似兜罗大等空,极小纤尘不可见。

拥之令聚而不聚,拨之令散而不散。

侧耳欲闻而不闻,瞪目观之不能见。

歌复歌,盘陀石上笑诃诃。

笑复笑,青萝松下高声叫。

自从顿获此明珠,帝释轮王都不要。

不是山僧独施为,自古先贤作此调。

不坐禅,不修道,任运逍遥只摩好。

但知万法不干怀,无如何曾有生老。

佛教(《大正》本、《偈颂》作「演教」)

五代常察

三时次第演金言,三世如来亦共宣。

初说有空人皆执,后非空有众皆缘。

龙宫满藏医方义,鹤树终谈理未玄。

真净界中才一念,阎浮早已八千年。

正位前(《大正》本、《偈颂》作「一色」)

五代常察

枯木岩前差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

鹭鸶立雪非同色,明月芦华不似他。

了了了时无所了,玄玄玄处亦须呵。

殷勤为唱玄中曲,空里蟾光撮得么。

乡还曲(《大正》本、《偈颂》作「达本」)

五代常察

勿于中路事空王,策杖咸须归本乡。

云水隔时君莫住,雪山深处我非忙。

寻思去日颜如玉,嗟叹回来鬓似霜。

撒手到家人不识,更无一物献尊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