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白居易的诗 > 冷泉亭记

冷泉亭记

[唐代]: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好;在郡里,灵隐寺的景致最为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十六尺,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  春天,我爱它花草的芬芳,树林的茂盛。在这里可以吸入纯净新鲜之气,使人心平气顺,使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脱酒醒后的疲惫,激发游人的兴致。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从亭子的栋梁上生出,水与亭的台阶相齐平。你坐着玩赏,可用亭椅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出家的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一见冷泉就能除去尘垢。不知不觉中给人的利益、好处说不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啊!  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做太守的人,有位相里君,修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修筑候仙亭;庶子裴棠棣,修筑观风亭;给事卢元辅,修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xu),最后筑了这个冷泉亭。这样,五亭相互可以望见,像五个手指排列在一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继承他们到这里以后,只是整修亭子,不再添造新的。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1]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飞来峰下。[2]余杭郡:唐时即称杭州,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3]就郡言:谓就余杭郡的山水而言。[4]灵隐寺: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北灵隐山麓,飞来峰东。尤:突出。[5]由寺观:谓从灵隐寺的风景来看。[6]为甲:数第一。[7]山:指灵隐山。[8]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倍寻:两寻,合古尺一丈六尺。[9]累(lěi):累积。不累丈:即不到两丈。[10]撮奇:聚集奇景。得要:获得要领。[11]胜概:优美的山水。[12]物无遁形:谓在亭上看灵隐景物,一览无遗。“物”,指景物。“遁形”,隐藏形态,指山水草木被遮蔽而看不见。[13]薰薰:草木的香气。[14]木:树木。欣欣:生气蓬勃的样子。[15]导和纳粹:谓引导人们心情平和,吸取纯洁的养分。“粹”,精米,此喻精神滋养。[16]畅人血气:谓令人血气畅快。[17]泉:指冷泉。渟渟(tíng):水止不流动的样子。[18]泠泠(líng):形容风清凉。[19]蠲(juān):消除。析酲(chéng):解酒,使头脑清醒。[20]起:启发,振足。[21]盖:伞。[22]栋:指亭梁。[23]阶:指亭的台阶。[24]床:喻亭似床。[25]狎(xiá):亲昵,亲近。[26]矧(shěn):况且。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洁澈:水洁净清澈。[27]粹冷:形容水清凉。柔滑:形容水感。[28]道人:指修行出家的僧侣道徒。[29]盥(guàn):浇水洗手。盥涤:洗涤干净。[30]见辄除去:谓看见冷泉亭水,便把眼耳心舌的尘垢都清除掉了。[31]潜利阴益:谓冷泉亭给人的好处,有许多并不显露于表面,即指上述对人们思想情操的熏陶。[32]可胜言:岂能说尽。[33]“斯所以”句:谓这就是冷泉亭风景在余杭郡最好,在灵隐寺列第一的原因。[34]杭:指杭州,即余杭郡。四封:余杭郡四边疆界。[35]先是:在此之前。[36]领郡者:担任杭州刺史的。[37]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曾任杭州刺史。“君”,对士大夫的一种敬称。[38]韩仆射皋:韩皋,字仲闻,曾任杭州刺史,历官东都留守,镇海军及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39]裴庶子棠棣:裴棠棣,曾任杭州刺史,官至太子庶子。[40]卢给事元辅:卢元辅,字子望,曾任杭州刺史,官至兵部侍郎、给事中。[41]元藇: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在白居易之前任杭州刺史,当时任右司郎中员外郎。此亭:即指冷泉亭。[42]指:手指。[43]殚(dān):尽。[44]能事:指从事山水胜境构筑的能力。[45]继之:继元藇后为杭州刺史。[46]述而不作:谓记述其事而不再构筑这类亭子。“作”,创造。[47]长庆三年:唐穆宗即位第三年,公元823年。

作品赏析

  本篇选自《白居易集》。长庆二年(822)至四年,作者任杭州刺史。这篇题记即作于长庆三年(823)八月十三日。作者以杭州现任长官身分赞扬前任长官修筑胜景,旨在阐发山水佳境有益身心、陶冶性情的美育作用,符合教化。所以他不对冷泉亭本身作具体描写,而是强调杭州、灵隐寺本属形胜,指出冷泉亭的位置选择得很好,集中抒写在冷泉亭所感受的情趣和所获得的启发。它结构简洁,层次清楚,夹叙夹议,重在议论,而论从景出,情理交融,读来富于情致和理趣。尤其是第二段从冷泉亭春日夏夜的情趣,写到它在山下水中的地位所具有的形胜和情怀,以及坐卧其上的异趣,然后归结于情操的潜移默化,有情有景,有理有致,清婉美净,娓娓动听,有条不紊,确属一种优美的游记笔墨。这篇题记虽然得体地赞扬了前任的政绩,却更富游记的情趣,而对美好的山水风景给人以健康的情操熏陶,作者的见地显然至今仍是有所教益的。

  文中所说"五亭"1.虚白亭是 相里君 造的 2.候仙亭是 韩皋 造的 3.观风亭是 裴棠棣 造的 4.见山亭是 卢元辅 造的 5.冷泉亭是 元藇(xu)造的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白居易的诗(4674篇) 白居易的名句

猜你喜欢

冷泉亭记

唐代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朝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冷泉亭

南北朝王锡

小憩空亭恋翠微,上方日暮客过稀。春秋阅尽水长冷,风雨到来山欲飞。

岭半树高猿每挂,林间云暝鹤知归。炎天坐久寒生骨,思向僧家借衲衣。

冷泉亭

元朝周权

昔人来自天竺国,缥缈孤云伴飞锡。
天风吹落凝不去,化作奇峰耸空碧。
至今裂峡余云髓,桂冷松香流未已。
翠光围住玉壶秋,不放晴雷度山趾。
道人宴坐无生灭,炯炯层胸照冰雪。
夜深出定汲清泠,寒猿啼断西岩月。

冷泉亭

元朝与恭

天竺雨花飞宝台,北山门对冷泉开。石擎老树无人识,时有黄猿抱子来。

冷泉亭

宋朝徐集孙

山远源深绝市声,许由因此隐方成。
一生独喜枕流好,万事何如酌水清。
野衲洗心滋味淡,骚人照影得名轻。
软红尘里浑如醉,谁识斯泉可濯缨。

冷泉亭

宋朝陈洵直

泯泯长流彻底清,石间松下倦心情。
洞天咫尺枢衣便,抖擞精神为濯缨。

冷泉亭

宋朝姚铉

水石一栏杆,僧归四山静。
携琴谱涧泉,月浸夜深冷。

冷泉亭

宋朝林稹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冷泉亭

宋朝徐涓

畏天炎炎烁太虚,倚栏冰雪冷生肤。
百川万壑非无水,洗得人间热恼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