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

[宋朝]:萧德藻

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挑上了一担干柴到古渡头去卖,换了钱足够一天的开销,便心满意快。他回到家中又在山涧边磨快刀斧,为筹集明天的生活费用做好准备。

注释

①盘缠:本意指路费,这里作开销解。
②优游:悠闲。这里是宽裕的意思。
③谋:筹划。

写作背景

《樵夫》是宋代诗人萧德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写山中樵夫的生活,每天砍上一担柴,卖后便够了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磨快了斧头,准备第二天再去砍柴。诗构思细微,诗意后世有不同解读。

作品赏析

这首绝句写山中樵夫的生活,说他每天砍上一担柴,卖后便够了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磨快了斧头,准备第二天再去砍柴。诗在表现艺术上有两点值得赞赏:一是诗写的是深山的樵夫,但没有明说,通过“古渡”、“涧底”二词,含隐不露地告诉大家;二是诗写樵夫一天的生活,以“又作全家明日谋”暗逗,说明樵夫天天如此,带有典型性。这样细微的构思,是宋人绝句的长处,也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
诗人写樵夫的生活,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写的呢?这点可以根据对诗的不同的理解来推敲解释。如果着眼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谋”,则可如此解说:诗人认为樵夫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辛辛苦苦地打了柴,远远地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钱只够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又忙着磨快斧头,为明天的生活考虑。再进一步扩大思维,如果樵夫病了,或者刮风下雪,他的“明日谋”岂不是要落空,家中便要挨饿了。因此,诗人表现的是对樵夫辛勤劳累仍不能保证温饱寄予同情,“颇优游”三字是有意调侃,发泄心中的不平。如果着眼于“盘缠一日颇优游”一句来推论,结果便完全不同了。中国古代诗人对隐居山中、水边的自食其力逍遥容与的樵夫、渔翁一直抱赞赏企羡的态度,认为他们远离扰乱红尘,友麋鹿,伴烟霞,是最令人赏心适意的生活。《西游记》第九回开场时,有一大段渔樵问答,对各自的逍遥自在,大肆夸耀,就很能说明问题。萧德藻正是从此出发,说樵夫隐居深山,远离人间是非;他每天打了柴,行歌古渡,易米市菜,只要够了当天的用费,便不再烦心。回到家中,面对青山绿水,悠闲地磨着斧子。这样的生活,大有“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般无忧无虑的心态,也是历来文人始终向往而难以拥有的生活境界。因此,诗人写深山樵夫,正是对他毫无争竞、自得其乐的生活作出歌颂。“诗无达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诗,只要不离题太远,或带着偏见去钻牛角尖。

萧德藻简介

宋朝·萧德藻的简介

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萧德藻的诗(22篇) 萧德藻的名句

猜你喜欢

樵夫

宋朝萧德藻

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樵夫

明朝明来

惟随麋鹿群,运斧斫秋云。

和担束云去,歌声隔岭闻。

东湖樵夫祠

清朝王吉人

孤踪落落似无情,隐姓渔樵复隐名。

千里惊尘伤老眼,一湖止水了残生。

白龙变服浑难识,丹凤宣麻泪欲倾。

闻说补锅还有匠,往来夔庆每吞声。

道情·老樵夫

清朝郑板桥

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坟前石马磨刀坏。
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渔歌子·樵夫四首

元朝周巽

春山漠漠淡烟横。阴壑丁丁伐木声。啼鸟静,落花轻。看棋松下暮云

至扬州·樵夫偏念客途长

宋朝文天祥

樵夫偏念客途长,肯向城中为裹粮。
晓指高沙移处泊,司徒庙下贾家庄。

听山中谈虎赋二章·樵夫山下日将暮

宋朝黎廷瑞

樵夫山下日将暮,忽逢饥虎在中路。
目光如炬齿如霜,举头为城腹为墓。
偷生无计就死难,再拜祈哀号且诉。
我贫且老孤无儿,瘦骨几何君勿悮。
垂头兀坐欲有问,歘尔翻身入云雾。
君不见悍吏捉人吮甘膏,千拜万拜不可逃。

次韵杨信仲见贻郊居二首·野老樵夫作比闾

宋朝郭印

野老樵夫作比闾,儒宫一亩亦安居。浇愁剩买村前酒,引睡频拈架上书。江近云烟长到户,人稀鸟鹊自驯除。不才已分时流弃,犹幸能延长者车。

次韵杨信仲见贻郊居二首·野老樵夫作比闾

宋朝郭印

野老樵夫作比闾,儒宫一亩亦安居。
浇愁剩买村前酒,引睡频拈架上书。
江近云烟长到户,人稀鸟鹊自驯除。
不才已分时流弃,犹幸能延长者车。

柯山在衢州府城南三十馀里即仙人奕棋樵夫烂柯之地

明朝陆铨

晓披晴雾上层峦,百丈危梯一岸冠。

影暗藤萝云出洞,字封苔藓石生瘢。

山田雨足秋仍熟,石室风高夏亦寒。

棋罢仙童复何处,冷烟残霭锁㠝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