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乾隆的诗 >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清朝]:乾隆

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纪故宫名。

虚誇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

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

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一

2. 旧名嵩阳宫宫前石幢载唐明皇求仙得药事

乾隆简介

清朝·乾隆的简介

乾隆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清高宗爱新觉罗&middo...〔乾隆的诗(10293篇) 乾隆的名句

猜你喜欢

嵩阳书院

清朝乾隆

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纪故宫名。

虚誇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

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

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

嵩阳书院诗

宋朝李廌

束发从政事,佩缓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庐。
章圣旌隐君,此地构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
连牋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於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嵩阳书院简耿逸庵·其一

明朝叶封

荒院重开地,周庐益美轮。

吾衰期复古,道在信传人。

乔木能无恙,今居必有邻。

回思经始日,仅尔薙荆榛。

嵩阳书院简耿逸庵·其二

明朝叶封

虚堂远尘累,乐地几朋来。

游息无非学,文章亦见才。

经行黄叶下,取次碧筠栽。

伫想惟吾友,清心绝点埃。

嵩阳书院观碑忆李宪副元树·其二

明朝谢榛

懒挥楚赋静心神,李白知谁是后身。试问汉时三柏树,有灵曾阅几诗人。

嵩阳书院观碑忆李宪副元树·其一

明朝谢榛

一到嵩山感故情,巍然碑石见题名。当时若赋阳春调,独立中原和楚声。

紫阳书院

明朝黄毓祺

伊人云逝矣,晚对淡烟横。

万古心安在,君听欸乃声。

玉阳书院

明朝许子伟

好筑山堂深未深,篮舆便得两登临。

共寻胜日无边景,时话先天一点心。

苗发雨翻新作浪,枝头乌宿故知音。

乾坤不惜明开眼,红紫东风自古今。

过紫阳书院

清朝乾隆

书院泮宫后,菁莪藉地灵。

学优乃从政,身致在明经。

群秀其无忝,老人尚有星。

明知艰步履,卧理足仪型。

过紫阳书院示诸生

清朝乾隆

士惟首四民,名在副其真。

道重继濂洛,地宁拘歙闽。

研精味经训,晰理守彝伦。

莫漫虚车饰,吾方企化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