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谢榛的诗 > 嵩阳书院观碑忆李宪副元树·其二

嵩阳书院观碑忆李宪副元树·其二

[明朝]:谢榛

懒挥楚赋静心神,李白知谁是后身。试问汉时三柏树,有灵曾阅几诗人。

谢榛简介

明朝·谢榛的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谢榛的诗(721篇) 谢榛的名句

猜你喜欢

嵩阳书院观碑忆李宪副元树·其二

明朝谢榛

懒挥楚赋静心神,李白知谁是后身。试问汉时三柏树,有灵曾阅几诗人。

嵩阳书院观碑忆李宪副元树·其一

明朝谢榛

一到嵩山感故情,巍然碑石见题名。当时若赋阳春调,独立中原和楚声。

嵩阳书院简耿逸庵·其二

明朝叶封

虚堂远尘累,乐地几朋来。

游息无非学,文章亦见才。

经行黄叶下,取次碧筠栽。

伫想惟吾友,清心绝点埃。

嵩阳书院

清朝乾隆

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纪故宫名。

虚誇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

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

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

嵩阳书院诗

宋朝李廌

束发从政事,佩缓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庐。
章圣旌隐君,此地构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
连牋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於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嵩阳书院简耿逸庵·其一

明朝叶封

荒院重开地,周庐益美轮。

吾衰期复古,道在信传人。

乔木能无恙,今居必有邻。

回思经始日,仅尔薙荆榛。

和邓沃泉宪副元夕

明朝黄佐

升平灯火几喧阗,笑指东风十二年。陆海鱼龙春变化,艳阳桃李夜暄妍。

镐京尚忆红云宴,郢曲遥传白雪篇。同是江湖怀圣主,步随明月望尧天。

与世卿閒谈兼呈李宪副·其二

明朝陈献章

礼乐犹存鲁两生,至今闻者尚心倾。乾坤已正高皇统,制作还随汉事更。

世情迥与淳风别,山色须看过雨明。枕底白云閒一片,直从南斗跨东溟。

移居紫阳书院作·其二

清朝俞樾

昔年曾此公壶觞,三十年来半已忘。忽向雪泥重闻讯,剧半泡影太悤忙。

乌衣零落门庭换,铜狄摩挲感慨长。剩有当年旧宾客,天留老眼看兴亡。

嵩阳院观汉封三柏

明朝区大相

嵩阳宫外柏三株,汉帝遗封今记无。

翠霭尚留龙驭远,青天时有鹤群呼。

年深饱历风霜色,世渺全荒玉检符。

欲问兴亡千载事,不知人代几荣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