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吴则礼的诗 > 奉圣念老得法于大通禅师游行十年归以其法接

奉圣念老得法于大通禅师游行十年归以其法接

[宋朝]:吴则礼

从教白浪长浮天,脚根饱踏吴江船。
晋人初不知祖令,拍手施与龙山禅。

作品赏析

【原题】:
奉圣念老得法于大通禅师游行十年归以其法接引晋人北湖见而喜之赠一绝句

吴则礼简介

宋朝·吴则礼的简介

吴则礼,字子副,兴国州(今湖北阳新)人。以父荫入仕。元符元年(1098)为卫尉寺主簿。崇宁中,直秘阁,知虢州。三年(1100),编管荆南。晚居江西豫章,号北湖居士。宣和三年(1121)卒。有北湖集。...〔吴则礼的诗(367篇) 吴则礼的名句

猜你喜欢

奉圣念老得法于大通禅师游行十年归以其法接

宋朝吴则礼

从教白浪长浮天,脚根饱踏吴江船。
晋人初不知祖令,拍手施与龙山禅。

大通禅师真赞

宋朝黄庭坚

前波法涌,後波大通。
大通法涌,彻底澄空。
圆照愿海,千沤一实。
圆通法流,滔天沃日。
三世一念,十方见前。
铜崖铁壁,不可攀缘。
见即弹指,蹉过万千。
大则偏圆异位,通则真假同源。
观者著眼,是传非传。

心老得法天柱修静能道黄龙会中诸耆旧及他宗·经年于此忍朝饥

宋朝张嵲

经年于此忍朝饥,又见秋山草木腓。
满口阳春无和者,却将锡杖向空飞。

心老得法天柱修静能道黄龙会中诸耆旧及他宗·道人别我焦山去

宋朝张嵲

道人别我焦山去,拟卜穹岩毕暮年。
帆来帆去澄江阔,我亦心驰落照前。

心老得法天柱修静能道黄龙会中诸耆旧及他宗·口如布谷本无语

宋朝张嵲

口如布谷本无语,身似虚空何所还。
观音岩迥出云雨,好住幽窗望小山。

题大安寺通禅师院

唐代贯休

应行诸岳遍,象屣半无纲。一法寻常说,此机仍未忘。窗闲藤影老,衲厚瀑痕荒。寄语迷津者,来兹问不妨。

题大安寺通禅师院

唐代贯休

应行诸岳遍,象屣半无纲。一法寻常说,此机仍未忘。
窗闲藤影老,衲厚瀑痕荒。寄语迷津者,来兹问不妨。

白苧村访编通禅师

明朝智證

桑野湿烟敛,秦溪晓霁开。

我迷行处草,君埽坐边苔。

檐翠放新竹,庭香堕熟梅。

自期留一宿,不虑雨鸠催。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唐代李白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

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

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送断崖禅师游五台

元朝释明本

五台山在天之北,狮子吼处乾坤穿。

我兄曾解狮子铃,拟向山中探幽迹。

文殊老人双眼黑,一万菩萨满坐莓苔石。

只凭倒卓铁蒺藜,一齐趁入无生国。

诸子去时谁继踵,尽将五台摄入草鞋双耳孔。

虚空满贮赤玻璃,笑看秘魔岩石动。

归来说与傍人知,德山临济皆儿嬉。

今生元无佛与祖,就手拗折乌藤枝。

坐断高高峰头那一著,银山铁壁人难窥。

翻思少林九载面空壁,千古万古知谁知。

信手拈起一茎草,总是金毛狮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