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吴文英的诗 > 瑞鹤仙·泪荷抛碎璧

瑞鹤仙·泪荷抛碎璧

[宋朝]:吴文英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翦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译文与注释


译文

⑴瑞鹤仙:词牌名。《清真集》、《梦窗词集》并入“高平调”,但各家句豆出入颇多。全词一百二字,前片十句七仄韵,后片十二句六仄韵。上片第二句及下片第八句为上一、下四句式。
⑵捎:一本作“梢”。
⑶迭:一本作“送”。

作品赏析

  此词为梦窗再至苏州之作。上片以景衬情。“泪荷”三句,状秋天风雨景致。言风紧雨密,池中荷叶上的水珠像击得粉碎的玉璧碎块似的向四周抛洒。密集的雨点,随着风势斜袭着紧闭的窗隙。“林声”三句,风雨启愁心。言风雨侵秋林,使林中发出似怨似泣的声音,正是“秋风秋雨愁煞人”。因此,词人凝视着对面雨幕中一座孤零零的小土山,山上的草木由碧转黄,不觉兴起人生苦短之感,所以紧锁眉头,愁上心头。“凉欺”两句,因凉而想到添衣,进而思念起曾为他制衣的亲人。“帻”,古人包发的头巾。词人说:“凉风袭人,头上虽然裹着头巾,但仍旧感到阵阵寒意。由此想起添加衣衫。但衣衫虽在,那曾经为我漏夜赶制这衣衫的人儿如今却在哪儿呢?”据陈洵《海绡说词》云:“暮砧催、银屏剪尺”一句,是全词最惊心动魄处。盖因闻砧而思裁剪之人也。“最无聊”两句,点出制衣之人已去。“燕去堂空”句中之“燕”, 在《梦窗词》中多指人, 如《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犹是曾巢,谢堂双燕”;《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唐多令》“燕辞归、客尚淹留”;《绛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适见似人怅怨有感》“南楼坠燕”。杨铁夫《梦窗词笺释》说:“燕指去姬”。但从《夜合花》“似西湖燕去,吴馆巢空”,及《绛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适见似人怅怨有感》题中的“燕亡”与词中的“南楼坠燕”来看,应是指杭之亡妾。总之,是梦窗亲人无疑。此言最没有意思的是人去楼空,只剩下词人孤身一人,室中无人打扫,常会身沾灰尘,额触蛛网。

  下片情中含景。“行客”两字换头,点明词人是位离井背乡,在外羁旅行役,以度生计的人。“西园”三句,言此刻即使去园中所见的也无非是残柳败花,而这凄凉的秋景,又与当日词人与苏姬分手时的西园景色极为相似,因此更加引起词人的伤感情绪。正是因为词人心中先有了离愁别恨,所以景物也变成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句)。“西园”,即吴文英在苏州的居所旁花园。在《梦窗词集》中,词人多次提到“西园”,如:《水龙吟》“西园已负,林亭移酒,松泉荐茗。”《风入松·桂》“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莺啼序》“残蝉度曲,唱彻西园。”《浪淘沙》“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可见“西园”并非泛指。据《莺啼序》词有“横塘棹穿艳锦”,“念省惯吴宫忧愁”等句可知其地在苏州。近人有直指在阊门之西的。“西风”三句,“西风”点出秋季,“破屐”刻画“行客”的装束。“林下路”、水边石”,都是词人旧地重游之处。“念寒蛩”三句,言在蟋蟀的悲鸣声中,好梦难果。而词人思念故土,归心似箭,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暮寒中江村里发出的哀笛声。“看雪飞”两句自叹。“苹”,蕨类植物,生在浅水中,茎横生在泥中,质柔软,有分枝,叶有长柄,四片小叶生在叶柄顶端,到夏秋时候,叶柄的下部生出小枝,枝上生子囊,里面有孢子。也叫田字草。此言空中的飞雪,浮苹背面的茸毛,芦的花絮都是纯白色的,但与词人的双鬓相比,还是头发白。结句叹己由愁而发白,有感叹老之已至之意。

吴文英简介

宋朝·吴文英的简介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吴文英的诗(324篇) 吴文英的名句

猜你喜欢

瑞鹤仙·泪荷抛碎璧

宋朝吴文英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翦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瑞鹤仙

明朝曹溶

问泉台俊杰。

曾掉下书囊,横飞金阙。

归来便华发。

况历残唐宋,几朝烟月。

苍松叠雪。

是樵斤、留馀枝叶。

踏荒丘、三五僧雏,又见晚钟明灭。

伤别。

罗裙迎马,玉镜分鸾,那堪重说。

阴风凄切。

孤眠处,尽呜咽。

想当时艳说,还乡富贵,不道浮荣易歇。

只稽山、远作丰碑,宛然汉物。

瑞鹤仙·寿

清朝聂树楷

温风随节至,见王母,凤辇鸾旗同莅。称觞逢阆地。

有会洛耆英,过江名士。裁红刻翠。侑瑶觥,新词竟制。

倩东方偷献蟠桃,玉露漙漙满蒂。

瑞鹤仙·梅

宋朝陆睿

湿云黏雁影。

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

千金买光景。

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

花悰暗省。

许多情、相逢梦境。

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

孤迥。

盟鸾心在,跨鹤程高,后期无准。

情丝待剪。

翻惹得,旧时恨。

怕天教何处,参差双燕,还染残朱剩粉。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瑞鹤仙·枇杷

清朝王拯

金铃衔翠葆。

认玉额初圆,蕊冠犹小。

西园醉来少。

渐梅黄落尽,樱厨过了。

风香露饱。

想川路、时新送早。

懒相如、赋笔重拈,试问渴怀能疗。

閒恼。

重门深闭,雪尽花初,那时情抱。

春痕暗老。

愁重理,四弦悄。

判芳华又是,枝头摘尽,依旧丸书未到。

问何年、湖上青山,蠡舟梦好。

瑞鹤仙·樱桃

清朝王拯

绛珠垂碧线。

讶香粉飘残,一林红艳。

芳唇绽朱浅。

问风流白傅,玉窗犹见。

巾衫泪染,又野老、筠笼递款。

早繁阴、催遍天涯,误了禁林开宴。

宫苑。

玲珑珊影,错落瑛盘,笋园新荐。

雕鞍骤晚。

衣袖底,露痕溅。

怅流莺无赖,轻黄偷涴,谁把襟尘替浣。

奈当时、日午猗阑,翠屏梦远。

瑞鹤仙·落梅

清朝郑文焯

虎山桥下水。问几时销尽,伤春清泪。花前旧吟袂。

绕阑干如梦,东风还是。相思未寄,荐青尊、高寒自倚。

恁飘零、画角声中,忍见送春桃李。

瑞鹤仙·春阴

清朝何振岱

刚逢寒食节,奈天气阴沉,侵晨疑雨。梁间燕儿语。

叹何曾、知道恨人心绪。梁花半树。早吹雪、墙根无数。

自烟芜延翠,山城一片,乱愁怎赋。

瑞鹤仙·赋梅

宋朝辛弃疾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瑞鹤仙·读书

明朝陆求可

轻风吹小苑。

正玉轴牙签,百城南面。

试展青缃卷。

笑鲁鱼亥豕,千秋尘满。

古人活现。

却未许、粗人梦见。

仗何人、炯炯双眸,斩尽葛藤一片。

留恋子虚乌有,怪诞齐谐,何须高卷。

不求甚解,持此法,思过半。

十三经,廿一史,从吾好,值得心烦意乱。

休深藏、尘土堆中,蠹鱼游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