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杜甫的诗 > 题桃树

题桃树

[唐代]:杜甫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⑴题桃树:并不是把诗写在桃树上,与“芭蕉叶上自题诗”以及一般“题壁”不同。这个“题”字兼有品题的意思。

⑵小径升堂:即升堂小径,倒文以协平仄。旧不斜,原不斜,指一年多以前离开草堂时说的。不料这次回来,桃树已大,遮断了路,但不忍剪伐,所以说“亦从遮”。从,听任。

⑶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此二句紧接上文,申明“亦从遮”之故。见得桃树不仅有经济价值,可以疗饥;而且有审美价值,可以悦目。馈,是以食物赠人。用一馈字,写得桃树有情,新颖生动。总馈,是说靠得住,年年如此。杜甫经常挨饿,所以能体会到桃树这种好处。来岁,犹明年。写此诗时,桃花已过。

⑷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此二句又由爱护桃树进一步说到还应爱护他物。妙在结合眼前实景和日常生活,故不流于说教。物始生曰乳。乳燕,雏燕,这里兼指将雏之母燕。通,是说卷起门帘让燕子自由出入。杜牧诗:“燕子嗔垂一桁帘。”传说乌鸦能反哺其母,故曰慈鸦。仇兆鳌注:“莫信,莫任其伤残。”

⑸寡妻:犹言“寡人之妻”。群盗杀人,使得许多人的妻都成了寡妇。非今日,是说已成过去,不再是今天的事情了。车书正一家,是说国家正在混一车书,走向统一。《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同一的轨辙),书同文(同一的文字)。”这时安史之乱初定,严武再来镇蜀,太平可望,故杜甫有此想法。但说“正一家”,而不说“已一家”,下语还是很有分寸的。

写作背景

《题桃树》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是一首咏物诗,为公元764年(唐代广德二载)杜甫再回成都草堂时作。此诗前六句赋写草堂景物,后两句慨叹世事。

作品赏析

仇兆鳌《杜诗详注》:“杜诗有文不接而意接者,半写题中景,半写题外意,如《白帝城》诗‘云出门’四句,本咏雨中景象,‘归马逸’四句,却写乱后情事。此诗上六赋草堂景物,下二则慨叹世事,断中有续,读者固当善会。”

吴见思云:“因桃树而念及贫人,因贫人而兼及鸦燕,因鸦燕而遂及寡妻群盗,相连而下。”

顾宸云:“题属桃树,寓意却甚大。公一生稷契心事,尽于此诗中。以堂中作天下观,以天下作堂中观。”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杜甫的诗(1922篇)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题桃树

唐代杜甫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樱桃树

唐代韦庄

记得初生雪满枝,和蜂和蝶带花移。
而今花落游蜂去,空作主人惆怅诗。

核桃树

明朝刘崧

叶底青丝乍委纕,枝头碧子渐含浆。燕南山北家家种,不比齐东枣栗场。

桃树下作

明朝程嘉燧

残春已过八十日,桃树初开三五枝。
瞥眼红颜刚一笑,举头纤月正如眉。
未缘悟道空身老,宁复还家歊面衰。
闻说城边新买得,隔花流水一茅茨。

路傍桃树

宋朝刘克庄

为爱桥边半树斜,解衣贳酒隔桥家。
唐人苦死无标致,只识玄都观里花。

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诗

南北朝徐悱

相思上北阁,徙倚望东家。忽有当轩树,兼含映日花。

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更使增心忆,弥令想狭邪。

无如一路阻,脉脉似云霞。严城不可越,言折代疏麻。

题巷北桃花·深巷山桃树

宋朝刘敞

深巷山桃树,无人亦自芳。青苔何限地,红萼可怜香。

俗眼轻幽僻,阴天逼艳阳。殷勤谋一醉,容易送春光。

王丞分惠碧桃树再赋奉谢

宋朝戴表元

水星之精天上游,春风岁岁苍龙头。
偶然根叶著下土,散作人间百花树。
莫疑君家此花无种生,定是天上苍龙精。
白玉之趺青玉簇。开花既奇成又速。
三年方骇大如林。五年已见高逾屋。
我来吟作书林花,烟尘万卷重抽芽。
君家原不孝义种,自来青州丞相家。
为君出芝草,芝草那能千日好。
为君结琥珀,琥珀恐为贪者获。
不如此花混在春花丛,岁岁与君同春风。
春风同赏复同吟,愿与主人同好心。
更令此花分作千古本,处处种成君子林。

题桃

宋朝赵孟淳

滴粉挼酥晕几重,风前红雨一枝浓。
世间是色皆为妄,除却适度桃单种松。

戊寅立春庭前桃树二首·其一

明朝李梦阳

冬残月闰豫看春,暖气晴阳应节新。老大独怀炙背献,艰危窃虑转蓬身。

下除饥鹊争嗛雪,出穴微蜂特傍人。独立桃丛忆桃日,武陵今有泛花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