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杜甫的诗 >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唐代]: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行官张望:行官,唐节镇、州、府小吏,掌受差遣,行役四方。

②稻畦:稻田。

③东屯: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县东。

④案:矮长桌。

⑤适云已:刚刚完毕。适,刚刚。云,句中助词,无义。已,完毕。

⑥引溜句:引涧水给予灌溉。溉灌,即灌溉。

⑦方塘:此指稻田。

⑧决渠句:引渠水灌田时要堵塞好断裂的堤岸。

⑨公私句:意思是公田、私田都得了灌溉,水稻自会茁壮生长。

写作背景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本篇主要描写插秧后引水灌田的情景,这是水稻种植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水分充足,秧苗才能茁壮生长。充分表现出作者对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关心以及对于普通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之情。

作品赏析

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春至三年正月,杜甫在夔州住了两年多,由于都督抬茂琳的照顾,让他主管官府在东屯的百顷稻田,同时自己也租了一些稻田耕种,因此对于水稻的种植十分关注,有好几首专写这方面的诗,如“东屯稻田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夔州歌十绝》之六)为了收割水稻,特地把家从湘西移到东屯。《自湘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之二诗云:“东屯复湘西,一种住青溪。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卷二百二十九)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作于公元767年(大历二年)六月,此时杜甫尚住在湘西。全诗三段,每段八向,第一段写引水灌田。第二段述灌水后的稻田,一望无际,秧苗苹苹,有如翠羽。第三段是展望秋收。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杜甫的诗(1922篇)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唐代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唐代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往问

唐代杜甫

东渚雨今足,伫闻粳稻香。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功夫竞搰搰,除草置岸旁。谷者命之本,客居安可忘。青春具所务,勤垦免乱常。吴牛力容易,并驱动莫当。丰苗亦已穊,云水照方塘。有生固蔓延,静一资堤防。督领不无人,提携颇在纲。荆扬风土暖,肃肃候微霜。尚恐主守疏,用心未甚臧。清朝遣婢仆,寄语逾崇冈。西成聚必散,不独陵我仓。岂要仁里誉,感此乱世忙。北风吹蒹葭,蟋蟀近中堂。荏苒百工休,郁纡迟暮伤。

旧同官张法曹

宋朝宋伯仁

熬波同看楚天秋,多少艰难说未休。
今日共依湖柳住,梦中犹怕踏边头。

寄信安判官张秘校

宋朝祖无择

莲幕从军客,蓬仙典校人。
才章过鲍谢,交契敌雷陈。
婉婉谋画暇,翩翩书问频。
徒知感高义,犹阻奉清尘。

读东官张芷园侍郎集

明朝梁以壮

诗词慷慨复唏嘘,数战非关一计疏。

谁道忠魂今已散,须眉还在几行书。

陪白冬官张进士游西湖

明朝袁衷

诗酒清游喜见邀,西湖同泛木兰桡。因寻芳草逋仙宅,吟到孤山第六桥。

自礼贤还鹅湖望山顶飞流有作二首·农夫秧稻满畦水

宋朝张嵲

农夫秧稻满畦水,行客跨骡无树陂。
热风吹面日方午,忽见绿岩冰柱垂。

仙水归程

宋朝王迈

九鲤湖边路,重来盟未寒。
折花挼水献,策杖驭风还。
宦海波涛恶,仙家日月间。
前生丹在否,岁晚要重丸。

锦水归帆

明朝黄景

六幅蒲帆落夕阳,船头箫鼓杂鸣榔。

长江巨浪都经过,放酒高歌是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