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攀龙的诗 > 葛丈山房

葛丈山房

[明朝]:李攀龙

少宰山房北海隈,千林窈窕白云开。倚窗河势钩盘出,拂槛秋阴碣石来。

鲁国诸生纷受易,汉庭多士满题才。临流重忆乘槎客,濯足还登万里台。

李攀龙简介

明朝·李攀龙的简介

李攀龙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李攀龙的诗(737篇) 李攀龙的名句

猜你喜欢

葛丈山房

明朝李攀龙

少宰山房北海隈,千林窈窕白云开。倚窗河势钩盘出,拂槛秋阴碣石来。

鲁国诸生纷受易,汉庭多士满题才。临流重忆乘槎客,濯足还登万里台。

百丈山

宋朝范成大

沐雨梳风有底忙,解鞍来宿赞公房。
传闻三岭连天峻,未到王千已断肠。

百丈山

宋朝郑樵

叠嶂联屏飞远近,风情物色有余涯。
回头四顾东西地,多少砺山庄帝家。

百丈山

宋朝袁陟

复岭逾崷崒,层崖遍屈盘。
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
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
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
三宿孤不恋,千山远梦残。
惟悉钟动晓,西下见征鞍。

百丈山

唐代李忱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
山河长在掌中看。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百丈山记

宋朝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过十丈山

宋朝郑獬

惯向长安事朝谒,满衫尘土厚於泥。
行人若爱青山好,何不暂时留马蹄。

寄题丹阳孙氏七峰山房·闻尔山房胜

明朝何景明

闻尔山房胜,青天秀七峰。芙蓉叠日月,云雾袅杉松。

阶倚岩峦积,窗通洞壑重。丹霞互明灭,瑶草自春冬。

静得沉冥趣,幽探仙圣踪。源潭暗雷雨,白昼有蟠龙。

和颜伯武丈山寺

宋朝晃冲之

松门石磴隐山家,钟鼓萧然一院花。
斋罢老僧来施食,阶前驯雀趁饥鸦。

寒食后百丈山夜坐

元朝范梈

已新寒食火,更近暮天钟。花片随风减,柴扉带月重。

以閒酬宦达,将病抵心慵。本不从耕稼,临江愧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