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贺的诗 > 题归梦

题归梦

[唐代]:李贺

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

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绿。

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

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长安午夜后

风疾雨骤

我这远离故土的书生呀

梦里回到故乡昌谷

母亲呀,你抚摸着我的脸

老泪模糊,却欢欣鼓舞

小弟呀,你忙着沿河畔采绿竹

是为了犒赏我吧,箓犹禄

我多么感谢你不辞辛苦,为我祝福

家门厚重的情意呀

都希望我在长安能饱饥腹

而梦醒时分

我忧伤的一寸心啊

如刀切,如绳绞

鱼目有珠而不瞑

黯淡的灯光照着我双眼

含泪正如鱼珠

注释

书客:作者自称。

昌谷:诗人家乡,在今天的河南省宜阳县。

中堂笑:指在母亲前欢笑。

裁:采集。

鱼目:鱼眼有珠,比喻含泪之目。

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语言平实,章法自然,语调舒缓,感情真挚。

作品赏析

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浓艳的色彩,没有大的跳跃,由记梦到感梦,由梦前描写到梦中欢聚,再到梦后抒情,井然有序,情意贯通,语言朴实自然。诗以风雨夜起笔,以灯光照泪眼结束,中间插入梦中超现实的乐景描写,虚实结合,哀乐相比,感情真切自然,情调低回感怆,细密而不板滞,平淡而不干枯。可见,这首诗体现了李贺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值得注意。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李贺的诗(254篇) 李贺的名句

猜你喜欢

题归梦

唐代李贺

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

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绿。

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

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题归菴

宋朝吕祖谦

云壁开苍峡,风林卷翠涛。
诸松皆老大,一嶂独孤高。
发兴虽公等,寻幽许我曹。
秋光端可赋,不是楚人骚。

题归钓图

元朝张昱

雨笠风蓑日往回,桃花流水碧山隈。潭中渔钓何能尽,收却纶竿归去来。

题归来馆

宋朝方岳

莫问渊明隔几尘,归来瓮面绿粼粼。
醉眠明月元无价,对画凌烟自有人。
绝口不谈当世事,掉头宁作太平民。
春来春去棋声外,不管人间局面新。

题归宗寺

宋朝魏了翁

愦愦深源与会稽,识时惟有一羲之。
千年误作能书看,谩说鹅池与墨池。

题归雁亭

宋朝王炎

江湖冰泮草生时,鸿雁南来又北归。
莫谩说归归不早,青云高处有危机。

题归宗寺

宋朝喻良能

寺因逸少曾为宅,峰自秦皇已得名。
不独山南称最古,故应江左号尤清。
路趋绛阙山梁险,奁隐金轮石镜明。
谁信尘埃倦游客,西风还许杖藜行。

题归隐图

明朝周瑛

青山绿树旧时家,宦况何如隐趣赊。料想西湖明月下,梦魂先已到梅花。

题归来亭

明朝周瑛

天地孤亭小,江湖倦客归。不图钟鼎食,来试薜萝衣。

鸥鹭波涛阔,风云声迹希。世情方起灭,吾自息吾机。

题归隐图

明朝朱升

冲陶先生名如山,何得画在云山间。布袍鬓丝晚风满,应缘归自江之湾。

画师当时偶相值,岁暮相思走珍寄。横茅老涧树参差,毫端似得山人意。

山人家乃无一金,是中所有千古心。豪杰闻风失匕箸,学子问道罗冠襟。

芙蓉山腰石头路,钓名射利人如骛。匆匆不省认江湾,宁识冲陶最深处。